中病句多,是不少同學(xué)覺得頭疼的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從多讀好書人手。書讀得多了,就會對語言有一種直覺的感知能力,寫下來的句子也就通順了。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視,這就是要知道哪些句子是有毛病的,患的是什么病,應(yīng)當怎樣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種。
一、補充法。一個句子如果缺少了基本成分,就會不完整。如“戰(zhàn)士們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優(yōu)秀品質(zhì)怎么樣?補上“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句子就完整了。辨識句子是否完整,可以按“誰、是什么”“誰、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樣”的句式去問,如果缺少某一部分,就應(yīng)把這部分補充完整。
二、縮句法。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間,附加成分和主要成分之間,常常容易發(fā)生搭配不當?shù)默F(xiàn)象。如“小冬冬犯了錯誤,心情十分繁重”,這一句縮句后是“小冬冬心情繁重”。心情不能說“繁重”,應(yīng)該說“沉重”。
三、詞序整理法。如果句中的詞序排列錯亂,就會使句子的意思改變,或者句子不通,成為病句。修改這類病句,要根據(jù)原意,重新排列詞序。如“兩個新舊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作者的原意是要說明新社會與舊社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這里卻成了“兩個新社會與兩個舊社會”。應(yīng)把前半句詞序調(diào)整一下,改成“新舊兩個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句子就對了。
四、分析法。有些句子存在指代不清、前后矛盾、詞語重復(fù)等語病,可采用分析法去修改,具體做法如下。
I.人稱分析法。在說話寫話時,如果濫用代詞,或者用得不正確,就會產(chǎn)生指代不清的病句。如“班會課上,李明建議開展讀書活動,單靜建議開展影評活動,我同意他的意見。”句中的“他”指誰?上面提到兩個人,需要直接指明,不能用“他”指代。
2.事理分析法。有些句子的內(nèi)容不合實際,前后矛盾。如“我們?nèi)叶既タ措娪傲?,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復(fù)習(xí)功課。”既然全家都去看電影了,為什么還留下我呢?顯然不合事理。
3.詞義分析法。有的句子用詞重復(fù),修改時要分析重復(fù)詞語的意思,選擇其中最恰當?shù)囊粋€。如果是同義詞,如“同學(xué)們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聚精會神”和“全神貫注”都表示認真屯專心的意思,只用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改病句時要注意:一是讀句子要認真、仔細;二是患的是什么病要看準確;三是修改后應(yīng)再仔細讀一讀,看看是不是真的改通順了。
所屬頻道:經(jīng)驗交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