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申論已經落下帷幕,可是好多考生還是理不清本次考試的命題脈絡,為了能讓考生們理清,教育專家將從給定材料、作答要求兩個方面對這套真題進行解讀。
一、給定材料
(一)材料主題
今年的廣州申論考查主題為網絡數(shù)字產品的版權保護問題。材料從今年引人注目的輿情事件——百度文庫侵權事件切入,由此引出了國內網絡數(shù)字版權保護缺失的問題。
乍一看材料,考生可能覺得很欣喜,因為前段時間被熱炒的沸沸揚揚的“百度文庫”事件幾乎婦孺皆知。但是,絕大部分考生可能只聞其事,而缺乏足夠的了解,更不要說去參透此事件背后所折射出來的深層次問題了。這就提示廣大考生,我們要在一如既往地關注熱點事件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分析、研究熱點背后的問題,梳理出對此類事件、相似事件的理性認識,浮于問題表面萬萬不可。
(二)材料大意
給定材料總共15則,材料大意如下:
材料序號材料大意及作用
1介紹了百度文庫侵權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百度公司與音著協(xié)合作,保護數(shù)字音樂著作版權。
3百度文庫的簡介、發(fā)展歷史以及在發(fā)展過程中衍生出的對版權侵害的問題。
4巨大的在線搜索流量給百度帶來了豐厚的商業(yè)價值,但也導致百度忽視由此帶來的法律風險。
5介紹了作品版權人和作家之間的觀點交鋒,以及版權人的利益損害情況。
6國內版權問題持續(xù)時間久、涉及面廣、矛盾重重,著重介紹了網絡視頻領域存在的侵權問題以及國內相關版權方、政府、媒體對此作出的一系列回應和采取的措施。
7指出此次百度文庫事件之所以未涉及訴訟的根源——避風港原則。
8介紹了作家尤其是網絡作家收入微薄,工作辛苦,并由兩位著名人物的言論指出了百度不能因為利益而偏離了正確的航向,間接批評了百度文庫。
9針對百度方面作出的清空并繼續(xù)排查非授權文學作品的舉措,作家代表們認為其沒有從上傳模式方面解決問題,因此無法解決侵權盜版問題。百度進一步表示,在全面清楚侵權類作品后,會將工作重點放在加大與出版社和版權方的合作方面。
10介紹了我國相關法律條例中涉及的“避風港條款”,以及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借鑒版權保護發(fā)達國家提出的“紅旗原則”而提出的“網絡服務商必須‘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的理由應當知道’盜版的存在,才能獲得‘避風港原則’的庇護”理論,這有利于形成創(chuàng)作者、出版商、平臺等多方面的利益分享模式,進而解決數(shù)字時代的版權糾紛。
11指出百度濫用“避風港原則”,認為只要采用資源分享模式就能天然進入“避風港”,就此,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意見、規(guī)定,多措維護網絡數(shù)字產品的版權。
12數(shù)字出版的飛速發(fā)展令民營出版商惶恐和擔憂,國內的一些民營書店的倒閉,以及美國傳統(tǒng)出版產業(yè)鏈條的整體動蕩,對國內出版商發(fā)出了警告。
13中國數(shù)字出版業(yè)創(chuàng)造的高額生產值使得其成為出版產業(yè)最吸引投資的一個方向;中國出版集團以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均推出、加快了數(shù)字化出版的步伐。
14在數(shù)字化出版領域,發(fā)達國家基本構建了一套良好的誠信機制和版權保護意識,作者版權收益得以合法保護,而國內作家以及文學作者的網絡版權收入甚微甚至為零,加之沒有正版內容的順暢供應,導致網絡盜版泛濫,進一步惡化了作者正版的收益狀況。
15中國互聯(lián)網充滿盜版習氣,用戶不愿為內容付費,這樣作家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加惡劣。
二、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總共2個,列舉如下:
題號作答要求
一2011年初,某知名網絡企業(yè)旗下××網絡文學公司正式向外宣布設立首席版權官,這幾乎是一個首創(chuàng)的職位,是一個特意將版權與運營、技術、財務等列在同等高度的職位,請分析該類企業(yè)設置首席版權官的意義。(30分)
要求:1、作答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
2、字數(shù)在400字以內。
二根據(j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試從政府管理、行業(yè)管理、企業(yè)運營等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并對解決方案進行闡述和分析(70分)
要求:
1.結合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展開論述,
2.觀點明確,條例清晰,論證沖分,語言流暢,
3.不要大段摘抄
4.作答在答題卡指定位置
5.字數(shù)在1000字以上
從試題結構上看,考查目標非常明確清晰,第一題主要考查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第二題綜合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第一題要求考生通過某網絡文學公司設立首席版權官職位這件事情,來談這一做法的意義。由于該事件不是出自材料,考生很容易脫離材料而就題論題來寫答案,如此就掉進了命題人設下的“陷阱”。作答申論任何題目,都要堅持“立足材料”原則,這是基本的旋律,不可以跑調離調。這道題考生應從整體上加以把握,首先,明確題目的基調是積極的,其次,要透過材料把握住意義的多方主體,如此,才能保證答案的條理性與完整性。
第二題是一道自由命題,試題已經明確給出了作答的方向,以及立意的角度,因此,考生跑題的可能比較小。作答本題,可以按照常規(guī)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框架進行行文,至于提出對策的角度,題目已經明確給出,即政府管理、行業(yè)管理以及企業(yè)運營,如此降低了我們的作答難度。理清了寫作思路,文章寫作的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雖然申論考試結束了,但是沒有理清命題的考生們一定要多多看一下,不要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