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各種各樣.或新或舊,或奢侈豪華或簡單樸素??v使每個人對家的理解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家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不可替代。功勛卓著時。希望與之分享;槍然淚下時,愿意依偎在她身旁;身心疲憊時,需要撲人她的懷中。這也才有了"木蘭不用尚書郎,遠(yuǎn)馳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我。只想講講我的安心之所。
算算我不長的十四個春夏秋冬,已經(jīng)在四個家中度過了。
我剛出生的時候.家在一棟筒子樓里。只是一樓背陰的十幾平方米的屋子。據(jù)媽媽說,樓道里總是黑洞洞的,夏天還蚊子撲面。而我的記憶只有我家窗臺下的一塊水泥高臺,它大約半米高.距窗臺也就幾十厘米。那時候,初會走步的自己天天望著高臺,希望快快長大,有一天能夠得到它,跳到那上面去.有些借世的自己.甚至認(rèn)為這就是生活惟一的目標(biāo).
之后,我家搬到了一棟單元樓的二層,告別了黑洞洞的樓道和撲面的蚊蟲。那時的我喜歡光腳在家里的綠地毯上跑來跑去.還練就了一身蜘蛛俠的本領(lǐng),為了拿到一件自己好奇的東西,我常要爬上爬下,在柜子上“飛橄走壁”。我最喜歡的還是把彈簧床墊當(dāng)作游樂場里的蹦蹦床,在上面蹦跳翻滾。每次媽媽看到.都會急忙把我拉下床,然后再“深刻教育”一番,而我呢,還是察性難移。我最常光顧的地方是陽臺,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住有
陽臺的房.自然要多留意啦;陽臺本來就不大,還有三分之一被雜物占去了,但我還是喜歡在上面和太陽說活,聽小鳥唱歌.有時.我還會學(xué)爸爸像模像樣地照料花兒.總擔(dān)心澆花的水不夠多,其結(jié)果自然是水順著花盆淌了一地.于是,媽媽就會把我牽回屋里,一邊收拾殘局一邊重復(fù)著“你還小,不會干的”。而我也要照例頂上一句:“我不小了。”我一直在那里住到了上小學(xué)。伴隨著那個家的,還有我無拘無束的童年。
再后來。我家搬到了有兩間尾子的四層樓.我也終于有了我自己的天地—雖沒有炫目的裝演,卻覺得很充實.也許是逐漸長大的緣故,我減少了父母眼中的“胡鬧”.但也增添了成長的煩惱,不過只要躲進(jìn)自己的天地,一切就會迎刃而解.隨著年級的增長,在家的時間逐漸減少,全變成了零零散散的時間,但只要有可能.我還是會盡力布置自己的屋子,讓它展現(xiàn)我自己的特點。就這樣.在對第三個家的回憶中,又融人’r少年成長的味道。
現(xiàn)在我家又搬到更大的三間房里.但我對舊家還是戀戀不舍,因為那里留下我童年生活的氣息。也許是巧合,四個家的變換.恰好是自己幼年、童年、少年的見證,這又給家注人了更充實的含義。家在不斷變化,也在越變越好,而那份溫馨和真情卻是始終如一的。希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韓式”能成為現(xiàn)實愿每個人都有一個溫躲的家。因為有家.才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