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招生信息網(wǎng) 廣東省文明網(wǎng)站·廣東高考招生信息網(wǎng)
教育新聞頻道

廣州2015小升初怪現(xiàn)狀:禁杯賽家長學生更瘋了

2014-11-10 11:54:34來源:http://www.tcxdpz.com.cn/關(guān)注度: 0
導讀:明年小升初,今年已經(jīng)拼了。 民校面談招生、老三區(qū)取消推薦生,小升初新政像一枚枚炸彈,狠狠砸在家長們的心頭上。杯賽取消?公校電腦派位時間或會前移?民校開始圈人了?參加培訓機構(gòu)杯賽有著數(shù)?各種小道消息逼得家長們?nèi)偭恕?沒追求,不入流 晨晨的媽媽

廣州2015小升初怪現(xiàn)狀

  明年小升初,今年已經(jīng)拼了。

  “民校面談招生”、“老三區(qū)取消推薦生”……,小升初新政像一枚枚炸彈,狠狠砸在家長們的心頭上。“杯賽取消”?“公校電腦派位時間或會前移”?“民校開始‘圈人’”了?“參加培訓機構(gòu)杯賽有著數(shù)”?……各種小道消息逼得家長們?nèi)?ldquo;瘋了”。

  “沒追求,不入流”

  晨晨的媽媽緊張得一塌糊涂。

  昨天,寒風中,某培訓機構(gòu)的羊排賽(羊城小升初排位賽)火熱開鑼??记皟商?,晨晨媽就睡不好。她夢見孩子考完試后,全家一起吃“烤羊排”,居然烤糊了。

  這份緊張不是一天兩天煉成的。孩子上一年級,拼音跟不上,數(shù)學跟不上。老師就常發(fā)短信,讓她配合學校,在家督促孩子學習。她沒當回事兒。可四年前,小學二年級的晨晨回家哭訴,說考得太差了,不想上學了。她這才幡然悔悟,從銀行辭職,當起全職伴讀。

  曦曦的爸爸“清醒”得更晚一些。

  本科畢業(yè)的丁先生一直很淡定,認為吃好睡好長好玩好了,自然能學好。學習嘛,每科成績達到85分,就能接受。

  可上學期末家長會上,丁先生懵了。

  老師說,想上好學校的,家長要開始準備了。好學校誰不想上?丁先生說自己立馬舉手,傻乎乎地問,要做什么準備呢?家長們立刻就笑了,老師也笑而不答。“我頓時石化了,不知所措。”

  欣欣媽聽女兒說,班上的學生都分成好幾派了:“執(zhí)信派”、“育才實驗派”、“二中應元派”……。那些不加派的學生,都被暗地里稱作“不入流”了。

  有些“牛娃”確實厲害,不上培訓班也考得好。家長劉女士說,同事的“牛娃”,在學校里上老師的“小灶”班,華杯賽脫穎而出,兩年前就被點招進公辦名校,沒花一分錢,大家羨慕之余,只能讓自己的孩子從四年級甚至更早的時間開始,多練習、多做題。晨晨媽相信,只要功夫深,一樣可以跟“牛娃”們上一個班。

  再苦,能讀名校,也是值得的。

  “任務更重了”

  可今年,政策的“天”變了“臉”。

  教育主管部門先三令五申,小升初不能進行選拔性考試,不能以各種學科競賽成績作為錄取依據(jù)。今年公辦外國語學校首次面談招生,明年民辦學校也將面談招生。然后,教育部門又表示,小升初嚴禁與杯賽掛鉤。為避嫌,今年不少杯賽取消了。明年起,越秀、荔灣、海珠等老三區(qū)將取消推薦生,所有學生同一批次派位。

  “面談”?怎么面談?今年,11所公辦外國語學校率先“吃螃蟹”,非議不少。“都是口頭答題,英語自我介紹,口語問答基本都用不上。”家長孔女士滿心憂慮,任務更重了。

  面談主觀性較強,如何保證公平?某校負責人表示,學校還是要一把尺子來量度,只能選擇客觀題,有標準答案的,才比較能服眾。

  市教育局招生征求意見稿中,對明年民辦學校面談內(nèi)容作出規(guī)定:為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和綜合能力??扇裥5呢撠熑司硎荆髂甑氖聝?,一切待定。“沒試過,看看別人怎么搞再定吧。”#p#分頁標題#e#

  “底子薄,起步晚”

  著急的是家長。

  沒有體系,沒有指導,沒有教材,沒有教綱,沒有范圍、沒有標準、沒有穩(wěn)定的應試方式,沒有任何公開信息來源,家長們?nèi)鐭o頭蒼蠅。

  陪孩子上課的丁先生看到家長們既神秘又興奮緊張地討論下載什么試卷、參加什么講座、參觀哪所學校等貌似“禁忌”似的話題,頓時來了興趣。從來不用“Q Q”的他一口氣加入了5個“Q Q”群組。“Q Q”群組里的頭像就像永不熄滅的“路燈”一直閃啊閃的,從上班到睡覺前,永遠都有家長在“堅守”,時不時互相打氣,“我都開始有點神經(jīng)衰弱了”。

  一會兒一是知名中學的見面會;一會兒是某民校的函邀請,以往年后三四月的活動,前移了近半年。最為關(guān)鍵的是,家長們津津樂道的很多杯賽,丁先生從來都沒聽說過,一點頭緒都沒有,不知從何下手。知道得越多,他越后悔,覺得自己的孩子底子薄,起步晚。

  “誰敢亂來”

  各大課外教育輔導機構(gòu)舉辦起各種比賽。

  有機構(gòu)負責人稱,這一方面是調(diào)動補習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就是選拔尖子推薦給學校。

  當然,“禁考令”下,誰敢亂來。民校負責人否認說,“我們從未與任何機構(gòu)合作,如果家長因誤信機構(gòu)夸大宣傳,而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我們概不負責。”教育部門回應說:教育機構(gòu)舉辦相關(guān)培訓班的行為,廣州市很明確不與招生掛鉤。

  可“政策的頒布是一碼事,執(zhí)行又是另一碼事。”網(wǎng)友們一肚子火。家長們對培訓機構(gòu)是既愛又恨。據(jù)調(diào)查,六成家長認為應禁止課外培訓機構(gòu)涉足“小升初”,“分數(shù)都讓培訓機構(gòu)給抬起來了。”過半家長認為給孩子造成了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組團參觀某知名民校,以“聯(lián)誼”的名義,有家長嘀咕:是否該準備簡歷呢?又有民校打出了明年招生公告……家長“Q Q”群里一次又一次地炸開了鍋。

文章糾錯
投稿指南

所屬頻道:小升初新聞

責任編輯:

最新動態(tài)
圖文推薦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