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領地與個人空間
1.領地是可見的、相對固定的,并有明顯的界限,且多以居住地為中心。
2.奧爾特曼認為,領地表明了個體或群體彼此排他的、獨占的使用區(qū)域。
3.人類領地性與動物領地性有何異同?
(一)動物領地性是指動物個體或群體占領一定地區(qū),以保衛(wèi)它不被侵入的一種傾向或特性。動物領地性的功能:⑴繁殖功能:領地性與動物交配繁殖之間的關系,確保動物種群繁殖的高質量和延續(xù)性;⑵保護功能:動物多會占據(jù)那些周圍有食物源的地方作為自己的領地,所以,領地性不僅有利于動物尋找食物,也有利于保護食物;⑶減少沖突的功能:有一種現(xiàn)象叫做“優(yōu)先居住效應”,指的是動物在自己占據(jù)的領地上有優(yōu)先于其他個體的支配性。
(二)人類領地性,領地是由個體、家庭、相互作用的群體所控制的區(qū)域。雖然對人類領地性的定義各種各樣,但無論哪種定義都提到領地具有排他性、控制功能和有一定的范圍限制。人類領地性是指建立在對物理空間的擁有權知覺上,由一個人或一個群體表現(xiàn)出的一套行為系統(tǒng),它是個體或群體為滿足某種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間范圍的一套行為習性。
可分為三種形式:主要領地、次級領地和公共領地。⑴主要領地是指被個體或群體完全擁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確認的領域,它是建立在長期使用的基礎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⑵次級領地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對它的控制力較弱,沒有明確的歸屬。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⑶公共領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極為臨時的領域,人一旦離開就會對它失去控制。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會因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強硬措施。如電話亭、公共汽車上的座位等。
人類通過使用的物品或自己的行為,使領地個人化或保護自己的領地,這稱為給領地注上標記。主要領地的標記用的是能反映使用者征的一些記號。主要領地的標記形式多為物理標記,次級領地和公共領地的標記形式,比較多的表現(xiàn)為一些精細的行為或簡單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物品等。
人類領地性的功能:①保護、調整私密性。個體能夠擁有一個可以調節(jié)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對維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個體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領地,可能產生壓力和其他嚴重的心理問題。艾德尼的研究發(fā)現(xiàn),領地性行為有個體差異,有的人領地性行為表現(xiàn)的尤其強烈,還發(fā)現(xiàn),領地性強的人對未經(jīng)允許入侵的人極為敏感,以致于他們對門鈴的反應要更快。②組織功能。與動物不同,人類領地性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維持生存,更多地表現(xiàn)出來的是組織的作用。這里的組織是多方面的,包括組織日常生活,使生活可預測、有條理和更穩(wěn)定;提供穩(wěn)定的社會組織,維持和發(fā)展社會組織;此外,領地還是地位的象征。領地個人化充分體現(xiàn)出來,當個體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如到了新的辦公室或新居的時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領地裝扮的具有個人特色。對群體而言,人類的領地性行為也有與動物領地性行為相同的一個作用,就是社會組織功能。領地性可以支持和清楚地劃分社會角色,調整人際關系并減少沖突的發(fā)生。③人類領地性的優(yōu)先居住效應。人類領地性的優(yōu)先居住效應類似于動物減少沖突的防衛(wèi)功能。在體育比賽上也體現(xiàn)出優(yōu)先居住效應,它可以稱為“主場優(yōu)勢”,在主場贏的機會更多。人們在自己的領地內會更自信,做得更好。
4.試舉例說明領地性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①病人能夠擁有一個可自由支配的空間,有利于其身體的康復。②在公共領地,沒有明顯標記的地方會更容易遭到破壞,如工廠、學校和空地都是被破壞最多的地方。③擁有適當?shù)膫人領地對犯人也很重要。④住宅設計的領地性標記,可以使被盜的可能性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