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方式 | 運輸能力 | 運輸時間 |
江海運輸 | 運輸能力不受限制 | 最長 |
航空運輸 | 受重量、容積、艙門、地板承受力等限制 | 最短 |
鐵路運輸 | 受車廂容積、載重限制 | 比海運快 |
公路運輸 | 受車斗容積、載重限制 | 比海運快 |
國際多式聯(lián)運 | 運輸能力靈活 | 比海運快、比空運慢 |
運輸方式 | 運價水平 | 適合于 |
江海運輸 | 最低 | 運量大、運距長、時間長、運費便宜 |
航空運輸 | 最高 | 運量小、中長距離運輸運費負擔能力強 |
鐵路運輸 | 隨運距長而遞減 | 運量大、可靠性高、機動性差、運費便宜 |
公路運輸 | 較低 | 門到門、運量接收貨物靈活、運費較便宜 |
國際多式聯(lián)運 | 比海運高、比空運便宜 | 運費和運輸時間介于海運、空運之間 |
裝運期與裝運港和卸貨港
裝運期是指出口貨物的發(fā)貨人或其代理人將貨物裝人承運人指定的集裝器并在自行完成出口報檢報驗、報關放行手續(xù)后,按承運人或其代理人規(guī)定時間內交貨到規(guī)定的地點等待裝船或裝飛機,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接收貨物并裝上運輸工具簽發(fā)裝運單據(jù)給托運人,這份裝運單據(jù)上簽發(fā)的日期就是裝運日期。
貨物出口人在托運單上填制的最后裝運日期,一般早于或等于實際運輸工具的起航日期。最后裝運日允許“等于”運輸工具的起航日。依據(jù)“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國際商會第 500號出版物(UCP500)”的解釋,如果信用證規(guī)定了有效期,但沒有規(guī)定最后裝運日,則“最后裝運日”視為與“信用證有效日”同一天,習慣上稱為 “雙到期日”。信用證和相關單據(jù)最遲交單期一般規(guī)定為裝運期后10天至15天,若信用證未作規(guī)定,則為裝運期后第21天。
裝運港和卸貨港
裝運港是指貨物起始裝運的港口。卸貨港是指最終卸貨的港口。一般在磋商交易和簽訂合伺時,對裝運港和卸貨港作出明確的、合理的規(guī)定。為了便于賣方根據(jù)貨源情況和實際裝運需要,通常由賣方提出裝運港;為了便于買方清關和接受或轉售貨物的實際提貨需要,通常由買方提出卸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