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歷史選擇題在設(shè)計上更加注重新情景、新材料、新問題,使得學生在做選擇題時就面臨著極大的文字閱讀量,加上選項中又陷阱重重,嚴重干擾考生正確答題,因此,對明顯錯誤的選項進行排除,無疑會提高答正率。這里所謂的明顯錯誤,有考生會認為語言表述絕對化的選項必然是錯誤的,其實絕對化的表述是不是真的就是明顯錯誤呢?請看下面這道選擇題:
【題】(遼寧省開原高中五校聯(lián)考2010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試題.30)學習歷史必然要接觸史料。針對某一特定歷史事物,目擊者或者當事人留下的實物、文字或者口頭的陳述為一手史料,而非目擊者或非當事人的文字或口頭的陳述為二手史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手史料都能真實的反映歷史
B. 二手史料都帶有陳述人的主觀因素
C. 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實的反映歷史
D. 二手史料的價值不如一手史料
【解】這是考查史學常識的題目,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此類題目經(jīng)常出現(xiàn)。由于史學常識過于龐雜,內(nèi)容量極為豐富,如果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記憶去應(yīng)對此類問題,顯然不是良方妙藥,而且也違背了命題者考查的立意。題干中的“一手史料”“二手史料”兩個概念雖然都給出了解釋,但還需要考生通過閱讀去理解,然后在選項中找出正確的說法。
第一步:審題干,明概念。通過閱讀題干,明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的確切含義。通過對題干的閱讀,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的區(qū)別就在于一個“非”字,即是否是“當事人或目擊者”直接的文字或口述。
第二步:審選項,找“絕對”。仔細審讀每一個選項,找出選項中是否包含有絕對化的字詞,如“都”“一定”“必定”“必須”“只有……才”等。通過對四個選項的審讀,不難發(fā)現(xiàn)A、B、C三個選項都包含有絕對含義的字詞,分別是“都”“都”“只有……才”。只有D選項沒有含有此類含義的詞語。
第三步:審“絕對”,慎排除。一般而言,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就是絕對錯誤。依據(jù)此原理,我們可以排除A、B、C選項,直接選擇D。但是D選項就是正確答案嗎?這里我們就要注意了。就題目而言,A選項“一手史料都能真實的反映歷史”顯然過于絕對,因為一手史料包括當事人或者目擊者的陳述或文字,這就不可避免的帶有主觀性;B選項“二手史料都帶有陳述人的主觀因素”這個說法符合題干所給的二手史料的含義,但是“都”字不免讓人覺得有些絕對化;C選項“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實的反映歷史”同樣顯得過于絕對化,因為這個表述使得我們徹底忽略了二手史料的價值,與現(xiàn)實不符;D選項“二手史料的價值不如一手史料”的錯誤和C選項雷同。經(jīng)過分析比較,最后得出正確答案為B。
【議】從例題看來,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并非絕對錯誤,遇到這種“絕對化”選擇題的時候一定不能被絕對的字詞所迷惑,設(shè)題者很可能會挖個“絕對化”的陷阱讓考生跳,考生注須意遇到含絕對化表達的選項時要多加分析,不能草率的排除絕對化選項,不要認為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就是絕對錯誤。
從幾年的高考來看,有關(guān)史料、文史知識方面的題目每年都有所涉獵,而“絕對”選擇題最容易出現(xiàn)在這方面的題目中,學生得分率不容樂觀。要想有所提高,首先,要多積累相關(guān)的文史知識和史學常識;其次,要對選項中含有絕對含義詞語提高警惕,提高對這類字詞的敏感度,可以在遇到到時候格外注意,小心分析,防止掉入設(shè)題者設(shè)置的“絕對”陷阱中;第三,要把語文修養(yǎng)與史學修養(yǎng)相結(jié)合,改善語感,提高閱讀史料的能力,加強分析能力,對審題大有幫助,二者結(jié)合,做題更能得心應(yīng)手。
[ 2013-05-11 ]
[ 2013-05-11 ]
[ 2009-09-11 ]
[ 2013-02-24 ]
[ 2013-02-20 ]
[ 2013-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