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剛剛拉開序幕,自主招生已經悄然升溫,很多考生家長厲兵秣馬。家長們到處查閱自主招生的相關政策和信息,全力搜集各高校歷年測試題。一番搜索查閱之后,考生家長都有了這樣的感覺:自主招生測試范圍廣,知識面寬,形式靈活,其中也不乏“與時俱進”的“怪”題。
例如,清華大學2012年復試中有這樣一道“雷”題:“如果你可以‘穿越’回古代,你想到哪個時間的什么地方?你想成為誰或你想做些什么”;華南理工大學理科專業(yè)題中有這樣一道題:“請想辦法用蜘蛛網(wǎng)捕魚”;“嫁不嫁‘富二代’?”則出現(xiàn)在貴州大學面試題中;而華南理工大學的綜合題中又有“你有沒有賣萌的行為?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將自己的賣萌照放到畢業(yè)論文里,你對此有什么想法?” 的題目。
復旦大學 “千分考”,更是充滿了個性與挑戰(zhàn)?荚噧热莅10門科目,200道選擇題,完卷時間為3小時。經歷過測試的多數(shù)考生都在感慨 “約1/3的題空著”、“太緊張了,不記得考過什么題目”。他們認為,“千分考”的語文、歷史、地理類試題,涉及面很廣,包括文學常識、繁體字的書寫、拼音、病句、錯別字等知識點。而政治和歷史學科的題目多跟時政緊密相連;數(shù)理化的題目難度不小,且出題方式靈活,不僅要運算快,還要有綜合分析能力。
以上題目只是測試題中的冰山一角。各校的測試題目五花八門,千姿百態(tài),不少考生家長感覺摸不著門兒,無從下手。在這里我們想談談自己的三點看法:
首先,無綱可循,重在積累。 根據(jù)教育部規(guī)定,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命題,沒有統(tǒng)一的考試大綱,也沒有固定的考點。近年來,各高校自主招生命題的方式和內容各有千秋,且不斷變革,可以大致歸納為學科知識類、邏輯推理類、時事熱點類和生活常識類等題型;而所考查的能力和素質目標,也大致包括考生的知識面、思維縝密性和靈活性、記憶力、興趣的廣泛度等。正如專家總結的那樣,自主招生測試的試題“高于高考,低于競賽,不超出高中階段所學知識的知識范圍”。
由此可見,自主招生測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準備好的。既不能臨陣磨槍,也不能突擊備考,更不必投入很多的精力鉆研偏題、難題、怪題,全靠平時的積累,不要以荒廢學業(yè)為代價來準備這個測試。
[ 2012-05-17 ]
[ 2012-05-17 ]
[ 2013-01-11 ]
[ 201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