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x: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
根本目的: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意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只有走依法治國的道路,才能保障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谕緩(實行依法治國的要求):
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保證有法可依;
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
司法機關要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
進一步完善法律監(jiān)督體系,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督和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③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補充內容
依法治國與依德治國都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根本目的都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A、依法治國與依德治國是有區(qū)別的:法治屬于民主法制建設,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guī)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屬于思想建設,以其感召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在人民群眾中形成普遍認同和自學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B、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法治是德治的保障,法治以強制力維護著社會主義道德;德治彌補著法制的不足,是法治的基礎(守法的基礎和執(zhí)法的基礎)。
法治和德治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指導思想的具體運用,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fā)展,是一次理論創(chuàng)新。
[ 2013-03-04 ]
[ 2013-02-20 ]
[ 2013-02-24 ]
[ 2013-05-11 ]
[ 2009-09-11 ]
[ 2013-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