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復習要點】
(1)雅典民主政治
(2)羅馬法
【復習思路】
復習本講要一要注意理清兩條線索:一是雅典民主制的孕育、發(fā)展;二是羅馬法的創(chuàng)立、完善與發(fā)展。二注意把握這兩個大方面的相關知識:希臘民主政治的形成、發(fā)展、特點和影響;羅馬法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意義和局限性。三要形成一個觀點:希臘的奴隸主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律制度,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發(fā)展演進留下了寶貴遺產(chǎn)。
復習時注意注意把握希臘民主政治與羅馬法律,都屬于上層建筑方面的知識,應結合背景把握其形成的原因、條件;并要準確把握、分析其具體內(nèi)容。還要結合歷史的發(fā)展運用哲學常識分析其意義、影響。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城邦、政體、城邦公民、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寡頭制、僭主制、羅馬執(zhí)政官、元老院、元首制、羅馬法、《十二銅表法》等這些歷史概念都比較抽象,但都是教學的重點,考查的熱點。
預計2010年高考,本講知識在選擇和非選擇題型中均有可能出現(xiàn),選擇多以創(chuàng)設新情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非選擇要注意古今結合,探究這些古代文明對當今社會影響的具體實例,把抽象的法律知識同今天的現(xiàn)代文明有機地進行聯(lián)系和比較。在復習過程將雅典的民主政治、羅馬的法律與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家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道路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
【知識歸納】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和確立過程
(1)形成的條件
地理條件:多山、多港、多島的地理環(huán)境促成了希臘小國寡民。
政治條件:希臘城邦。 城邦特征:小國寡民。
經(jīng)濟條件:以工商、航海為主。
思想條件:向海外殖民擴張,富有開拓、冒險精神。
(2)民主政治確立的過程
雅典民主制的演變過程: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
貴族制取代君主制,為民主政治準備了條件。
梭倫改革,將雅典引上民主政治軌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進入“黃金時代” 。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nèi)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1)民主政治主要內(nèi)容
運作機構: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
五百人議事會(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兩次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議事會是最高權力的代表,負責監(jiān)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
民眾法庭(日常司法與監(jiān)督機關,負責審理各類重要案件。)
運作方式: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
特別措施: “陶片放逐法”,打擊野心家。(克里斯提尼時期)
向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保障公民參政。(伯里克利時期)
(2)民主制的特點 :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3)雅典民主的實質(zhì) :少數(shù)人的民主、奴隸主階級的民主。
(4)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在古代君主專制盛行的情況下,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chuàng)造出法治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運作方式;為雅典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奠定基礎。
消極: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廣大婦女、奴隸、外邦移民無權利);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
[ 2013-03-04 ]
[ 2013-02-24 ]
[ 2013-02-20 ]
[ 2013-05-11 ]
[ 2013-05-11 ]
[ 2009-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