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荔灣區(qū)匯龍小學 投稿:廣東教育信息網 時間:2016-01-28 點擊: 次
來源:荔灣區(qū)匯龍小學 投稿:廣東教育信息網 時間:2016-01-28 點擊: 次
2016年1月22日下午,荔灣區(qū)匯龍小學舉行廣東省課題《基于課堂觀察的科組合作 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結題驗收會。會議邀請了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傅榮副院長、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吳惟粵教授、海珠區(qū)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費倫猛副主任、荔灣 區(qū)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陳俊芳副主任、荔灣區(qū)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科研部陳靜勉主任作為專家組成員對課題進行評審。
(圖1:課題負責人梁麗珠校長作結題報告)
結題會上,課題負責人梁麗珠校長作了《“基于課堂觀察的科組合作文化建設的實踐研 究”研究報告》。她闡明了課題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文獻評述、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路徑和方法,介紹了研究過程,著重展示了課題研究取得了以 下成果。一是明確了基于課堂觀察的科組合作文化包含了以下9個層次指向:基本信念、價值標準、業(yè)務技能、群體意識、精神風貌、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 圍、行為準則。二是構建了基于課堂觀察的科組教師合作研修“三基五維循環(huán)”模式。三是形成了四種基于課堂觀察的科組合作文化建設實踐策略,包括在“合、 同、通”的管理格局中搭建科組教師合作研修支架,在“序列化”的專題培訓中推動科組教師“同步導學式”研修,在量表研發(fā)“研·用·改”中構建專業(yè)成長“合 伙人”研修關系,在“適·細·實”的課例研究中營造“兼容并包,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圍。五是培育了“行合趨同、研學相從、成果相通”的科組合作文化。
專家們認真聽取了梁麗珠校長的研究報告,并逐個發(fā)表了點評意見,大家一致該課題研究思路清晰、過程扎實,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對于小學推進校本研修、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科組團隊發(fā)展、學校文化建設的實際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該課題歷經五年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研究成果已在較大范圍得到推廣。接下來我們將從基于課堂觀察的從人為合作文化到自然合作文化的轉化策略和評價方面,作進一步深入研究。
① 在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果本網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名益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盡快妥善處理。聯(lián)系方式:gdzsxx#139.com 把#換成@ ;聯(lián)系電話:020-66621156
② 本網歡迎各類媒體、出版社、影視公司等機構與本網進行長期的內容合作。聯(lián)系方式:hezuo@gdzsxx.com
③ 本網原創(chuàng)新聞信息均有明確、明顯的標識,本網嚴正抗議所有以"廣東招生信息網"稿源的名義轉載發(fā)布非廣東招生信息網原創(chuàng)的新聞信息的行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④ 在本網BBS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1月25日,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黨委李健波書記帶領蔡薇、鄧耀華等黨員代表來到了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