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
猶如一個人要有軀體一樣,文章必須要有材料――材料就是文章的“軀體”。沒有好的材料,就好比人的軀體不健康、不美觀、不合理一樣,決定著文章的質(zhì)量。中考中,在選材用材方面,常見的失誤之處有:
一是材料虛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學老是覺得自己經(jīng)歷的事情不夠感人,只有電影電視里發(fā)生的生離死別一類的事情才是感天動地的,才是能輕易賺到高分的。于是,拿到題目后就開始胡亂拼湊起來。想當然地編造故事卻又不能自圓其說,結(jié)果造成感情失真,細節(jié)失真,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的想象必須合乎情理。
二是材料貧乏,內(nèi)容空洞。有些同學,寫人時就只是羅列評語式的人物特點;敘事時只說故事提要,概述過程;議論時只會將相同的意思翻來覆去地說。這樣的文章,缺少細節(jié),缺少深度。
三是材料平庸,內(nèi)容雷同。比如寫家庭生活,必寫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寫師生交往,必寫自己生病、老師上門補課;寫同學,必寫誤會導致分手,而后對方轉(zhuǎn)學或者死亡,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鮮感,所以,讓人覺得是老生常談,不愛讀,不想讀。
四是游離中心,偏離主旨。選材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圍繞中心進行。比如,根據(jù)“感恩教育要加強”這個中心,你寫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現(xiàn)象就是正確的;如果你去羅列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類的事例,就偏離了主旨。
五是格調(diào)低下,稚拙可笑。以“嘗試”為題,有人寫嘗試偷東西,嘗試舞弊,嘗試打架,嘗試初戀……格調(diào)庸俗低下。還有些同學老是愛寫撿到錢包這類幼稚可笑的事情,仿佛到處都有錢包可撿一樣。愛用“太陽公公”、“月亮姑娘”、“雷鋒叔叔”和“張海迪阿姨”之類的稱呼,完全就像小學生的作文。
六是原樣照搬,不加裁剪。選好材料之后,應(yīng)該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和提高表達力的需要進行巧妙剪裁。否則,就會事無巨細,詳略部分,主題淹沒,拉雜無序。有些同學愛圖儉省,不動腦筋,結(jié)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