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回放:
中國有句古話,叫“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肯定要管,別人的事該不該管呢?
請結(jié)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優(yōu)秀作文范文欣賞(六):
也管瓦上霜
高三(9)班 香志豪
余秋雨曾言:“人類的每一次進(jìn)步,都是因為在狹隘自私和博大博愛中選擇了后者。”是的,因著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喚醒了國人麻木的靈魂,也因著史上那些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下浴血奮斗的管閑事的“匹夫”,才撐起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天空。
試想,倘若世上人人都自私,都只求自身周全,不顧他人死活,人之所以為人之根本便殆歿已盡。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激乃發(fā)靈光;如此,人本無能,因相助,因敢于承擔(dān),因敢管“閑事”,人才得以立世。
享有“光榮歸上帝,生死護(hù)中華”之譽(yù)的馬相伯,懷著拳拳愛國之心,擔(dān)著沉沉責(zé)任之重,主動地為國出力,為國而管事。為了向國輸送,管理人才,馬老變賣3000畝田產(chǎn),成立“中西大學(xué)堂”的基金;為了保存民族之典范,民國之正義,他主動向蔣介石“管閑事”,多方營救素不相識的“七君子”。馬老一生愛管事,因此才讓這民族有不絕的精神動力與支柱。在我心中,馬老是一老南天身是史,不拘一格管人才啊。
無獨有偶,在喜歡“管閑事”的人中,也有著“鐵肩擔(dān)道義,辣手著文章”的邵飄萍。作為記者,新聞人,邵飄萍留心于身邊大小事,無論大小事都要管一管,通過管別人的事,他挖掘了民國政府丑陋的一幕又一幕。在他心中,宣揚(yáng)道義,支持愛國是他的責(zé)任,他應(yīng)該管,他必須管。為此,他不惜犧牲??删纯膳?!因為有了他們這些即使身處亂世,人主動為國效力,管本不屬于他的事,敢于管那些身居高位而尸位素餐的人,這一民族才有生存之地,有立足之本,有勝利之機(jī)。
反觀當(dāng)下,一股股道德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沖擊我們這一民族。官員腐敗,無人敢管;食品安全,無人能管,受傷、摔倒之事,無人想管。每每從報道中看著冷漠的路人,麻木、惶恐的群眾,一股寒氣便從心底席卷全身。這些面容,讓我畏懼了,畏懼隱于其后的道德準(zhǔn)則、精神信仰地不斷丟失。何時,我們變成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
人類的發(fā)展,民族的傳承需要的是有責(zé)任心、愛管敢管的勇士。因為我們是人類,是這一民族的一份子,應(yīng)有“主人翁”之精神獻(xiàn)言獻(xiàn)策,我們要秉“各人自掃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的精神;早早出發(fā),走另一條皈依靈魂之路,為自己,為他人,為民族收獲一個另一片春天。
多管閑事,點亮心中那盞明燈!
評語:
全文緊扣“歷史上那些管閑事的人撐起了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的天空”的中心行文。用民國人物“馬相伯”“邵飄萍”作正面詳例進(jìn)行論證,并聯(lián)系實際對現(xiàn)實進(jìn)行批判。引言和素材是本文一大亮點。
得分:55分
點評:東莞市光明中學(xué)(金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