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各地高考改革英語科目開始以來,英語教學及外國語學校特色定位備受關(guān)注。27日,廣州首次對全市公辦外國語學校進行特色認定專家評審會,2015年起未獲認定的學校不得以外國語學校名義進行特色招生。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介紹,外國語學校的性質(zhì)也屬于普通學校,但它是特色辦學。“在廣州出臺文件之前,從中央到地方,全國還沒有一份文件是指導外國語學校特色辦學的文件。而外國語學校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階段,有必要對其進行規(guī)范和引導。”
此次評審會參評的11所公辦外國語學校有2所未能通過評審。廣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侯靜敏介紹,此次認定共有10個項目,其中有7個是必達條件,屬于“一票否決”的項目。“沒有通過特色認定的學校,就是有些必達項目上沒有達到。比如,一些學校沒有獨立的校名,有些學校是兩個校名并存。再者,有些學校不是獨立的法人。”
記者了解到,這7個必達項目分別為:學校有規(guī)范并反映外國語特色的校名;學校專門設置師生國際交流機構(gòu),并建立師生國際交流與管理工作制度;至少配備語音實驗室1間、外語情景室3間和小劇場1個;專職外籍教師按照省、市有關(guān)規(guī)定進行聘請;主修外語總授課時高于普通中學外語總課時的1.5倍;初中開設不少于2門小語種課程,普通高中開設不少于3門小語種課程;校級領(lǐng)導中至少有一名熟悉外語教學。
此次評審專家之一、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紅認為,過去,在我國外國語人才奇缺的情況下,外國語學校主要是培養(yǎng)外語人才,但是現(xiàn)在外語人才已經(jīng)相對飽和,學校的發(fā)展定位應該要更好地理清,把外語特色和課程體系的設置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時,不要把外國語學校變成留尖子生、掐尖子生的基地,更不要把外國語學校辦成出國預備學校。
據(jù)廣州市教育局透露,沒有通過特色辦學認定并不意味著沒有辦學資格。未獲通過的學?梢栽诿髂12月再向廣州市教育局申報。但2015年起,未被認定為外國語特色的學校,將不得以外國語學校名義招收特長生或特色招生。
據(jù)介紹,從10月出臺相關(guān)文件以來,公辦外國語學校辦學特色認定就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歷經(jīng)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由各個學校自評,自評的內(nèi)容和材料讓各區(qū)、縣的教育局進行審核,如合格則蓋章確認;第二步是專家評審,共有5位資深的教育學專家對11所公辦外國語學校的特色辦學進行評審,各校校長要演講和答辯;第三步,是廣州市教育局的工作領(lǐng)導小組對專家的評審結(jié)果進行研究,最后得出認定結(jié)果并公布。
所屬頻道:中小學新聞
責任編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