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博倫職校舉行“博閱”讀書會啟動儀式。儀式在任敏校長的致辭中拉開序幕,任敏校長和余若海副校長到會并對讀書會寄語。任敏校長號召老師們尤其青年教師要多讀書,活到老學到老,持之以恒;讀好書,與職校教育結合,學以致用。還對青年教師提出了“規(guī)劃到位、計劃到位、保障到位、宣傳到位、評價到位”等五個要求,并期望通過讀書會的系列活動,讓教師能起到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學生、家長、社區(qū)開展閱讀活動,增強博倫職校的校園文化氛圍。
讀書會啟動儀式上,我們特邀深圳市特級教師、北師大南山附屬學校的教科室主任兼高中生物教師陸暉女士做了專題講座《學習與生命永相伴》。陸老師以“三位砌磚匠的故事”為切入點,告誡我們學習和思考的重要性。她認為,在教師生涯發(fā)展過程中,學習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
“學習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眼光,老師自己能看多遠,學生就能看多遠;老師自己能走多遠,他的學生才能走多遠?!标懤蠋煹陌l(fā)言科學嚴謹、激情澎湃,名言典故信手拈來,從她眼中流露的對學科的熱愛、對學習的追求如智慧之光點亮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如此受人愛戴的引領者是如何飽含熱情持續(xù)學習的呢?陸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六種學習方式。第一,在備課中學習。在備課的知識點中突破,擴展知識,達到廣而博的要求。不僅要備內容,還要備學生、備策略和備資源。第二,在科研中學習。她說科研并沒有想象中難,可以從教學反思、班主任案例開始寫起,進而研究小課題,再慢慢形成團隊做科研。第三,在閱讀中學習。陸老師向我們推薦讀本專業(yè)的書籍,讀教育類書籍,還要多讀人文類的書籍。第四,在寫作中學習。此方式難度最大,陸老師還特地舉例蘇霍姆林斯基等名人故事,他們不僅以閱讀修身,更是筆耕不輟,將自己閱讀的成果與思想的火花凝聚成一本本富有生命厚度的教育著作。第五,在活動中學習,比如參加讀書沙龍活動和各類講座,都可以從中汲取營養(yǎng)。第六,在生活中學習,到高校、社區(qū)等地學習,將學習當成生活的習慣。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不要“四十歲死,八十歲埋”的人生,學習與生命相伴同行。講座結尾,陸老師獻言“今天的選擇決定明天的命運,今天的作為決定明天的成就,今天的態(tài)度決定明天的高度”,并獻詩一首《在路上》,這位極富人文情懷的理科教師的箴言,如大海中的燈塔,指引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充滿希望地前行。
如果說陸老師的講座是大餐,那么接下來本校語文科組劉暢老師的演講猶如餐后甜點,對主菜進行增補。劉暢老師以“邊吃邊走邊讀”為題,為大家呈現(xiàn)了一個如何以“吃”的興趣引領自我的閱讀之路,其樂無窮。從汪曾祺的作品、文哥《知味分子》、焦桐《暴食江湖》、喬志妮·布倫南《一頭豬在普羅旺斯》、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三部曲。劉老師以趣味為食材,以愛書人的推薦為調料,進行廣泛閱讀。從劉老師的出口成章,可以看出一位語文教師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與文化底蘊。
接下來本校珠寶專業(yè)組陳若瑜老師的分享則如潺潺流水、細膩的微風,帶領在座老師一起探索如何引領學生閱讀的路徑。早在學校開始宣傳閱讀推廣的活動起,陳老師就已經(jīng)行動了,暑假期間,她將班內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并介紹推薦書單,由每一小組挑選一本書作為本組精讀書目,每月上交讀書心得,制作讀書簡報,并在即將進行的班會課中作讀書匯報。老師以這樣的形式引領學生閱讀,值得每位班主任老師借鑒學習。
最后,余若海副校長為“博閱”讀書會揭牌,為學校讀書會題字的向德才老師為大家解釋“博閱”二字含義,“博”代表博倫、博學、博才,“閱”與“悅”同音,希望教師們快樂地閱讀。最后,讀書會所有成員舉行第一次會議,為舉辦共讀《給教師的建議》沙龍和思辨會商討決策。
博閱博悅,讀書會成員們心懷愉悅,他們將在濃郁書香中進步,在溫暖陪伴中成長。讓我們期待下一次讀書會沙龍,期待各班讀書班會課,亦歡迎更多的老師加入我們!
附陸暉老師詩歌
《在路上》
乘著春天的翅膀,
尋著夢想的方向,
我,上路了。
年輕的心,開始了自由遼闊的起航。
這一路,雄關漫道,真真如鐵;
這一路,光風霽月,傲雪凌霜。
在路上,我選擇了攀登,
攀登的信念讓我矢志不忘;
在路上,我選擇了沖浪,
沖浪的力量讓我如癡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