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醫(yī)務與心理咨詢室及學生科一起合作,在華僑新村校區(qū)開展了主題為“溝通·關愛”的心理健康月活動。
活動初期,橫幅、墻報、通知、多幅易拉寶拉開了宣傳的序幕,師生們紛紛表示期待參與各類心理活動。在健康月的第一周,主要有心理調查問卷、心理測試、心理游戲等活動,具體情況如下:心理問卷的調查對象為15、16級學生,主要想了解學生在自我意識、學習適應、人際交往、戀愛觀、壓力與前途等方面的想法和態(tài)度。而在心理測試進行的當天,心理咨詢室提供了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人際沖突應對方式量表、標準情商測試等,同學們踴躍參與,希望通過測試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心理兌獎游戲是最熱鬧的部分,同學們在現場“過目不忘”“傳情達意”“你劃我猜”“心有靈犀”等游戲區(qū)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在游戲中同學們體驗了準確轉述、肢體表達、有效語言表達等的重要性。這些活動幫助了同學們在忙碌的學習和生活中舒緩疲勞和壓力?!?/p>
在健康月的第二周,心理咨詢室聯(lián)合學生科共同開辦了主題凸顯、內容豐富的講座:王健老師主講“學會聆聽”,潘虹老師主講“溝通和關愛的藝術”,葉敏姬老師主講“學會和父母相處”,陳潔醫(yī)生主講“青春期異性交往”。參與講座的學生都表示,講座內容能幫助他們解答各種問題,讓自己對自身的溝通問題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健康月的第三周,心理電影展播的內容為《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小孩不笨2》《穿普拉達的女王》這四部電影。心理咨詢室想通過電影向同學們展示一個人即使有人際交往障礙,也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克服的;在學校、家里、職場,每個人遇到的人際關系問題都不一樣,但一個人無論碰到怎樣的問題,都不能失去對自己的信心,都應該堅信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卡片制作比賽貫穿了整個健康月活動,學生的參賽卡片經過精心設計,形狀各異,主題明確。心理咨詢室相信,學生在制作卡片的時候,就是從不同層面去表達自己的感恩、激勵之情,這已經達到德育的目的?!?/p>
醫(yī)務與心理咨詢室相信,舉辦類似的心理健康月活動,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增強自身心理健康意識,并提高預防和解決心理困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