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很多考生朋友在判斷推理模塊的備考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qū),使得自己的備考復習不僅不能提高解題效率和技巧,反而損耗了大量時間,事倍功半。下面為大家指出這四類常見誤區(qū),希望能對考生朋友有所幫助。
一、圖形推理誤區(qū):忽視真題命題慣性,思路過分求難求怪
盡管命題人每年都在圖形推理部分力求創(chuàng)新,但一般集中在形式方面的創(chuàng)新,而考點本質(zhì)變化并不大。所以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應該重視真題的價值,通過分析歷年經(jīng)典真題,掌握核心知識點和命題慣性,而并非一味求難求怪。
例:
解析:此題的考點正是近兩年圖形題目的一大熱門考點:圖形的曲直性問題。題干中的五幅圖都包含有曲線,而在4個選項中當中,明顯只有A項包含曲線,而其他選項均由直線組成,因此答案應為A。
部分考生會認為在題干的1、3、5幅圖均是完全無填充的,而2、4幅圖屬于半填充,也就是有部分是加黑的,因此認為第6幅圖也應為半填充的,所以選擇D。其實這個解釋存在兩點問題:一是A中的兩條與圓圈相連的曲線也是加黑的,所以對于整幅圖來說也可看作半填充,這樣A、D就無法區(qū)分;二是從命題慣性角度來說,曲直性是近幾年的熱門考點,而半填充的規(guī)律以前并沒有考過,該思路過分偏頗了。
二、類比推理誤區(qū):造句子沒有突出邏輯關系
造句子是類比推理題型的一個很有效的思維方式。但是,造句子一定要把握幾個原則:一是一定要造簡單句,如果句子造得過于復雜,那么關系不相似的兩個詞也有可能說得通。二是造句子一定要突出邏輯關系。我們在類比推理中給學員總結(jié)了六種常見的二元關系,在造句子時只有凸顯出這些邏輯關系,才能有效地解題。
例:螺絲:螺帽
A.鏡框:鏡片 B.線:紐扣 C.插座:插頭 D.筷:碗
解析:螺絲和螺帽是一組必須配套使用的東西,因此在造句子時應該突出一一對應或者必然性的邏輯關系。在選項中只有C項中的插頭與插座是必須配套使用的,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