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老師:提前批次和后面的批次的關系是什么?是不是提前批次錄取了,后面的志愿就都作廢了?
范主任:對。一個考生只能錄取一次,當提前批次被錄取了,那一批、二批、三批就不可能再錄取了。
尹老師:我提前批次不去了行不行?
范主任:那不行。所以在報志愿的時候,有些考生是這樣想的,當一批報得比較穩(wěn)的情況下,有可能在提前批次的時候沖一下,這是合理的。如果在提前批次里面報了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而這個考生是具備去北大、清華的實力的,那么前面被錄取了,北大、清華就去不了了。所以前面不能報低了,后面拿高的接,這是不合理的。如果在一批里報的比較適中,在提前批里沖一沖還是可取的。
尹老師:每年有報北大的,小語種也是這樣,既報了小語種也報了北大其他志愿,結果被小語種錄取了,他不想去,他的分數(shù)也夠后面,因為北京市先報志愿后錄取,看來這是不可能的。
范主任:但是在同一個學校,比如提前批次報了北大,一批也報了北大,如果你的分數(shù)段達到一批的分數(shù)線的時候,還可以跟學校去商量。
尹老師:可以商量?
范主任:可以商量,但要同一個學校,如果不是同一個學校那就不能商量。這點考生家長要特別注意。
尹老師:還有,范主任,你再給我們說說加分問題。這個也是家長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討論得也特別熱烈。
范主任:加分政策是教育部文件規(guī)定的,北京市的有關加分政策也是根據(jù)教育部的有關文件去執(zhí)行的,比如北京市三好生加10分,北京市優(yōu)秀干部加20分,少數(shù)民族加10分,等等。但是北京市對市三好、市優(yōu)干和少數(shù)民族等這些加分有個規(guī)定:這些學生加分只適用北京地區(qū)的高校。那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就是你的分數(shù)考了490分,有一所學校是500分的學校,這個500分的學校不管是北京的還是外地的,你是少數(shù)民族、你是市三好,就會加10分投過去。對于北京的院校,按照我們加分的政策就必須要承認,按500分接受檔案。但外地的學校就可以不接受,但是有個別學?;蛘哒f少數(shù)學校,生源不足的時候就可能要了,但生源充足的就不按加分的了,就不可能被錄取了。對于具有加分情況的考生,特別要注意現(xiàn)在北京市的一些學校在專業(yè)錄取的時候不看加分,所以有可能在錄取的過程中,提檔比如按計劃數(shù)的120%提,那退掉20%的里面大多數(shù)是加分的。所以在報志愿的時候考生和家長不要把加分看得太重。
尹老師:所以加分,分數(shù)是加上了,但錄取的過程中能不能起到作用還是另外一個問題。比如,本市院校和外市院校就不一樣,而本市院校在專業(yè)錄取的時候,如果提檔是100%還好,如果是120%,總要拿出20%,可能加分的部分就被拿出來了,只要裸分。凡是有加分的家庭、同學,對加分的問題要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