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綜合政治卷
政治評卷組組長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陳金龍教授
2014年高考政治試題遵循新課程理念、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堅持基礎性和選拔性相結合,知識、能力結構合理,價值導向明確,區(qū)分功能較強,整體質量較高。主要特點:
一是試卷設計合理,穩(wěn)定持重、穩(wěn)中有新
今年試卷結構與去年完全保持一致,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四大模塊分別為30、24、18、28分。試卷保持了穩(wěn)定持重、穩(wěn)中有新的風格。穩(wěn)定是主要的,但也有個別創(chuàng)新或變動之處。如在命題形式上,27題“點狀圖”是一種新的設計,有新穎別致之感。32題借鑒了公務員考試的推理題,也是首創(chuàng)。
二是試題立意高遠,堅持能力立意導向,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考核
試題在構筑新情景的前提下,注重考查考生的學科基礎知識以及遷移、分析、邏輯論證、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現代公民意識、法律意識、環(huán)境意識、哲學反思意識,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三是試題反映社會熱點,反映現實,具有時代性、多樣性
試題較多反映當前發(fā)生的社會熱點,關注現實,具有時代性。試題涉及農業(yè)問題、收入分配、政府簡政放權、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政務公開和權力監(jiān)督、反腐倡廉、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等社會熱點問題。上述問題基本上都是中國社會現實的客觀反映。試題選材注重范圍的多領域、多樣式、多層次。從學科領域看,既有人文社會科學的,也有自然科學的;從選材范圍看,既有全國性和國際性的,也有廣東地方性的;從地域看,既有城市的,也有鄉(xiāng)村的;從時間維度看,既有現代的,也有古代的。從形式看,除了文字材料,還有直線圖、點狀圖、漫畫等。這些材料入題,不僅可以豐富試卷的內容,美化試卷的形式,也利于全面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廣東元素的增加,體現分省命題的特色,也有利于增強學生愛國愛家、關注家鄉(xiāng)發(fā)展的情懷。
四是繼續(xù)回歸課本基礎知識考核
2/3的試題都是考查學科主干知識的理解。如“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和政務公開”的知識,“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方法論,“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中華文化”等知識,都在教材上有完整的表述。考生只要熟悉教材,然后完整再現、合理調配、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就可以得到相應分數。
五是主觀題設問全改為限制性設問,綜合度與難度有所降低
今年全部改為限制性設問,因此審題難度大大降低,答題范圍縮小,得分率有所上升。尤其是37(3)把答題范圍限制在“文化交流和中華文化”范圍內,避免了往年文化題答題范圍較為寬泛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