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花木繁茂,芳草萋萋,景色宜人,如一幅靜謐深邃的畫。這是時任廣州市云峰酒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云峰企業(yè)文化事業(yè)部部長的李華鋼對眼前這片土地的初次印象。
教育夢想
“為教育事業(yè),為社會做些事情,這是黃維崧總裁的理想。”李華鋼說。云峰企業(yè)黃維崧總裁非常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同時也重視培養(yǎng)人才,他深刻意識到人才培養(yǎng)對于企業(yè)發(fā)展乃至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而要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時代精神的人才,就必須擁有現代化的學校。由此,發(fā)展高等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總裁“辦教育以更好地回報社會”想法的逐漸成熟,李華鋼也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教育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他跟隨黃總裁開始籌劃“怎么建設大學”、“辦一所什么樣的大學”。項目論證、政策研究、經濟分析、華工商談、項目申報等等,他的身影出現在學校籌建前期的各項工作中;仡欉^往,能夠被老板相中,參與大學的建設,他覺得“自己很幸運”。
炎熱的盛夏,四面環(huán)山、溪水潺潺,湖邊的樟樹下有三個忙碌的身影。他們戴著麥秸編織而成的草帽,時而圍坐在樹下,時而凝望著遠方……學;I建辦的臨時工棚搭建起來了,以李華鋼為主任的籌建辦公室正式成立。“研究方案、確認圖紙……曾令濤副校長、歸鳳坤副處長和我3個人戴著草帽圍坐在這棵樟樹下進行討論,一坐就近3個月。”十年后的今天,李華鋼說:“每當看到這棵樹,當初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如今,湖中央的那株樟樹因為承載著許多關于學校建設的故事,以見證者的身份被保留下來,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當學人駐足凝望時,目光可以穿越時空,帶領著他們回憶起一段塵封的歷史,解讀一段難忘的故事。
籌建維艱
“轟隆隆……”2004年8月18日,寧靜被打破,山間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自卸卡車等大型設備及工程施工人員通過架在天馬河上的簡易臨時橋,浩浩蕩蕩地開進山里……
山巒、魚塘、果林,學校選址所在地渺無人煙。沒水、沒電、沒路怎么開始建設?籌建辦成立后,通水、通電、通路和夷平大山成為了當時工作的重心,學校“三通一平”工作迫在眉睫。“工程的開展涉及農民青苗補償、鐵路高壓線移位、通路、通水、通電等工作。這些工作對籌建辦來講都是全新的,需要聯系、溝通、協(xié)調的部門很多。”李華鋼說。奔走在政府與學校間,游走于相關職能部門與村民中,協(xié)調溝通、解釋補償成為這個時期籌建辦的工作重點。“根據黃總裁的指示,緊緊依靠政府,溝通區(qū)鎮(zhèn)職能部門,注重鎮(zhèn)村社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工程隊的主觀能動性,較好地解決了學校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使三通一平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在黃總裁的正確領導和直接指揮下,經過3個多月的協(xié)調、奮戰(zhàn),加之多方的支持和幫助,學校引入了10千伏專用施工供電,接通了400毫米孔徑專用自來水,三座大山平整完成,達到預定標高,通往學校規(guī)劃路的路基也鋪設到位。2004年11月18日,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華工領導、云峰企業(yè)高層、省市領導等各方嘉賓云集一起,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 2015-03-22 ]
[ 2013-05-01 ]
[ 2013-05-01 ]
[ 2013-05-01 ]
[ 2013-05-07 ]
[ 2013-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