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氣溫的成因
太陽輻射(緯度)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huán)流)下墊面因素(海陸位置地形地勢洋流地面植被狀況地面反射率)人類活動因素。
氣溫高低:緯度--太陽輻射,洋流--寒暖流,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地形--地勢高低,人--植被破壞和城市熱島。
2、分析某地氣候中氣溫要素的成因
(1)緯度(理想球面上同緯度氣溫相同,低緯高于高緯度);(2)下墊面(海陸,洋流,地形);(3)大氣環(huán)流和下墊面結合,如地形。
舉例:我國一月份0°C等溫線東部呈東西走向,西部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原因?答:東部呈東西走向的原因是緯度因素。西部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是地形因素。
3、分析氣溫年變化的因素
(1)緯度(不同緯度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2)下墊面(地形、洋流和海陸);(3)大氣環(huán)流(風的性質和風向)
舉例:試析我國西北內陸氣溫年較差大的原因?答:我國西北內陸屬溫帶大陸氣候,夏季太陽高度大,云層少,地面得到太陽輻射多,大陸熱得快,溫度高,冬季大陸冷得快,溫度低,離冬季風源地近,加劇嚴寒。
4、分析某地降水的因素
(1)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具體要由所在緯度和東西海岸決定。
(2)下墊面:特別是地面物理性質,地勢高低,迎風坡和洋流的作用。(下墊面是通過改變大氣環(huán)流的性質影響降水的)
5、影響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1)位置:主要是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通常大陸內部干旱少雨。
(2)大氣:主要包括大氣環(huán)流、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對降水的影響。①大氣環(huán)流包括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中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其中低壓帶控制地區(qū)降水較多,高壓相反;西風帶內西岸降水多于東岸,信風帶內東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風環(huán)流中,夏季風降水多于冬季風。②鋒面:冷、暖鋒、準靜止鋒過境時都易產生降水。③氣旋對應的是低壓,氣流上升多陰雨;反氣旋對應高壓,氣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會阻止水汽的進入。
(4)洋流: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狀況: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qū)以及湖沼、水庫周圍,空氣的濕度較大,相對降水較多。
(6)人類活動:城市濕島效應是城市多上升氣流易成云致雨;雨島效應是城市塵埃多,凝結核多,霧和低云比效區(qū)多。
舉例:試析我國臺灣東北降雨特多的原因?答:東南季風或東北季風受地形阻擋,形成地形雨。
6、分析氣壓和風
(1)同一高度和緯度1)氣溫高低和溫差(季風的成因)
(2)空氣的垂直運動(有無大氣到達)
(3)不同緯度:由三圈環(huán)流決定,但差異大小受季節(jié)或溫差制約(同一半球冬季強于夏季),(4)不同同高度:海拔高氣壓低,海拔低氣壓高,(注意從氣壓中分析風向、風強)。
舉例:德國風力發(fā)電為何在冬季最好?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氣壓高嗎?北半球東非高原的東北信風冬季強還是夏季強?答:(1)冬季西風帶南移,風力強盛。(2)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低,四川盆地海拔低,氣壓高。(3)夏季。
7、分析氣候類型,特點及成因
判斷氣候類型:以緯度或溫度確定溫度帶;以經度或降水確定降水類型;從下墊面分析可能出現特殊情況。
分析氣候特點及成因:太陽輻射(緯度),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huán)流),地面狀況(海陸位置地形地勢洋流地面植被狀況地面反射率)人類活動因素.
舉例:馬達加斯加島東西兩側各是什么氣候類型?成因?昆明氣候有何特點?答:馬達加斯加島東側地處熱帶,受東南信風影響,迎風坡降雨多,是熱帶雨林氣候。西側地處迎風坡降雨少,是熱帶草原氣候。
8、分析我國沙塵暴現象產生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qū):西北;華北地區(qū)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日數多;地表植被稀少等.(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采;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采伐發(fā)菜等
9、分析河流水文特征:1、流量變化;2、水位變化;3、含沙量和結冰,凌汛等。
分析水系特征是指起止點,分段,支流和水系結構等。
舉例:海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答:水文特征:水量較大,季節(jié)變化大,含沙量大,有結冰期。水系特征:呈扇狀水系,下游排水不暢,易洪澇。
分析河流流量大的原因:流域內降雨量水系特點;流域面積。河流流量除與氣候特別是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大小有關
10、分析河流的流量變化(先確定補給方式)
(1)降水多少和季節(jié)變化;(2)季節(jié)積雪和春季氣溫;(3)冰川和氣溫年變化;(4)、地下水,湖泊,沼澤等。
舉例:松花江流量變化有何特點?春汛為何由南向北推遲?答:(1)一年有春夏兩次汛期。(2)南方緯度低,春雪融化早,北方緯度高,春雪融化晚。
11、分析河流的凌汛條件:溫帶河流有結冰期,河流自較低緯向較高緯度流動的河段。
舉例:分析黃河產生凌汛的原因。答:黃河上游,下游河段地處溫帶冬季河流要結冰,由低緯向高緯流動河水,春季其上游解凍下游未解凍,易產生凌汛現象。
12、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1.河流落差大;2.水量大。舉例:三峽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河流航運價值大小分析:河流流量及季節(jié)變化;流速冰期含沙量。舉例:黃河航運價值小的原因:河流航運量分析:航運價值腹地經濟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舉例:長江下游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13、分析洪澇災害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qū):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xù)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臺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qū);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tǒng)等。
14、分析有關地形地貌
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
要點:1、是否在板塊生長或是消亡邊界;2、內力作用是否形成褶皺和斷層;3、在哪個地理背景,主要是何種外力
舉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怎么樣形成的?答:板塊擠壓隆起抬升,地勢高;雅魯藏布江深刻侵蝕下切。
15、分析有關地質災害
(1)板塊(火山、地震、變質)或地質是否破碎(2)坡度(3)降雨(4)人為因素
舉例:橫斷山區(qū)有哪些地質災害?成因是什么?答:滑坡,泥石流。地處我國一二級階梯過度地帶,坡度大,地質條件復雜,巖石破碎,夏季暴雨集中。
16、分析西南地區(qū)地質災害嚴重原因?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區(qū)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fā)育。(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恢復植被。
17、分析水能開發(fā)條件(筑壩)
(1)水量、水能豐富程度(取決于流量和流速);(2)地形和地質條件;(3)市場距離(效能的發(fā)揮)。
舉例:紅水河水能開發(fā)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是什么?答:有利條件:水量大,落差大,距市場近。不利條件:地質復雜,生態(tài)脆弱。
18、有關漁場的形成
(1)洋流(寒暖流,上升流)(2)大陸架(3)河流入??冢?)溫帶海區(qū)
舉例:我國舟山漁場的成因是什么?答:地處溫帶大陸架上,寒暖流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