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最著名。這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fù)雜感情。此詩充分表達(dá)了李白仙才曠達(dá),物我之間無所容心的胸襟。構(gòu)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
花間一壺酒,獨酌⑴無相親⑵。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⑶。
月既⑷不解飲,影徒⑸隨我身。
暫伴月將⑹影,行樂須及春⑺。
我歌月徘徊⑻,我舞影零亂⑼。
醒時相交歡⑽,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⑾,相期⑿邈⒀云漢⒁。
詞語注釋
?、抛茫猴嬀啤*氉茫阂粋€人飲酒。
?、茻o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⑶“舉杯”兩句:這兩句說,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
?、燃龋呵?。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不解飲:不會喝酒
?、赏剑和饺?,白白的。徒:空。
?、蕦ⅲ汉?/p>
?、思按海撼弥汗饷髅闹畷r。
?、淘屡腔玻好髟码S我來回移動。
?、陀傲銇y: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谓粴g:一起歡樂。
?、蠠o情游:忘卻世情的交游。
⑿相期:相約會。
⒀邈:遠(yuǎn)
?、以茲h:銀河[3]
《月下獨酌》賞析
詩人下筆點題,突出一個“獨”字。春天幽靜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襲人,令人惋惜的是詩人自飲自酌,竟無一人陪詩人共飲,“一壺酒”已見冷清,“獨酌”、“無相親”重復(fù)渲染,倍見孤獨之情。環(huán)境的優(yōu)美與人心的寂寞對照,形成了一層轉(zhuǎn)折。然而詩人展開奇妙想象,邀來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興。冷清的場面又顯得氣氛熱烈,情調(diào)也變得樂觀。由孤獨變?yōu)椴还陋?,這是又一層轉(zhuǎn)折。
中間四句,兩層轉(zhuǎn)折,盡管詩人主觀上如此盛情,卻痛苦地感到:月亮畢竟不會飲酒,自己的身影也不能舉杯對酌,只能徒然伴隨自己而已?!凹取?、“徒”二字,緊相呼應(yīng),顯露出再次失望的心境。這是一層轉(zhuǎn)折,由不孤獨又變?yōu)楣陋?。接下去,詩人進(jìn)一步自我解脫,遺憾雖然遺憾,但如此美好的良宵豈能虛度!
暫且與明月和身影為伴,在春暖花開之日及時行樂吧。
詩意稍稍揚(yáng)起,然而,這種強(qiáng)顏為歡卻掩不住心靈的悲哀和凄涼,聯(lián)系開頭“獨酌無相親”可知,詩人正是飽嘗了人生的苦味和現(xiàn)實的沉重打擊后,才有意避開這黑暗昏濁的世界,來獨自“行樂”,徘遣心靈的苦悶。
“我歌月徘徊”以下四句,寫自己醉舞高歌的情景。詩人對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傾聽自己的歌聲;影子陪自己起舞,舞興正濃,影子也顯得零亂。
直到醉倒之后,醉眼朦朧,月光看不見了;躺在花叢,影子也不得不與自己分離。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明月、影子寫得極富人情味。
接著詩人將筆鋒一轉(zhuǎn),提出自己誠懇的愿望?!盁o情游”很值得玩味。月亮、影子都是沒有知覺情感的事物,李白與之交游,故稱“無情游”。“云漢”,是銀河,這里指天國。詩人與明月,影子相約,希望永遠(yuǎn)相伴、遠(yuǎn)游行樂,并期待到神奇的天國相聚。詩人對物抒情、淋漓盡致地傾吐著自己的向往。詩人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獨,才與明月、影子為友。至此,詩意升華到一個更加深刻的境界。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復(fù)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凄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fēng)語流鶯。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痹嚳雌渲小耙圾B”、“自傾”、“待明月”等字眼,可見詩人是怎樣的孤獨了。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于以后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yuǎn)結(jié)游,并且相約在那邈遠(yuǎn)的上天仙境再見。結(jié)尾兩句,點盡了詩人的踽踽涼涼之感。
通覽全詩,深沉的孤獨感是貫穿全篇的題旨,在藝術(shù)上層層轉(zhuǎn)折,波瀾起伏,愈轉(zhuǎn)意蘊(yùn)愈深。同時,詩人以樂寫哀,以曠達(dá)寫悲郁,別有風(fēng)味。
所屬頻道:學(xué)習(xí)方法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