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指出:“逐步推行普通高?;诮y(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tǒng)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據了解,我國過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從7門到6門,再到3+X,可應試教育的局面未有改觀,原因在于高校在錄取時還是按單一的分數(shù)從高低結合志愿投檔錄取,錄取中每分必究。
熊丙奇表示,推進一年多次考,應對應多次錄取才有成效,否則,多次考選擇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總分進行排序錄取,還是為一次集中錄取服務,非但不能減輕學生負擔,反可能增加學生的負擔。他認為,推進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只需把目前已經嘗試的90所高校自主招生與集中錄取脫鉤,將自主招生移到統(tǒng)一高考之后,并把統(tǒng)一高考的功能從目前的選拔轉為評價即可。
“在統(tǒng)一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大學可自主提出申請成績要求,達到申請成績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請若干所高校,大學獨立進行錄取,每個學生可以獲得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熊丙奇說,這樣的考試、招生方式,就做到了考試招生相對分離、落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同時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如果操作成熟,就可以進一步在此基礎上改革考試、實行一年多次考,最終形成多次考試、多次選擇、多次錄取,建立起全新的多元評價體系。
針對外語一年多考,來自越秀區(qū)某示范性高中班主任陳老師認為,對外語這樣的改革方向與國外(美國雅思、托福考試)的英語等級考試相似,而相比國外成熟的考試體系,國內外語考試成績由誰認定是一個問題,“須由權威部門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