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題與選擇題 約占20%
論述題 約占40%
計算題 約占40%
考試內(nèi)容與要求:
一、土的三相組成
考試內(nèi)容
土的三相組成、粒組劃分、顆粒級配的測定、顆粒級配的表示方法、土按顆粒級配的分類;礦物類型、礦物成分與粒組之間的關系;水的類型與特征、土中氣體;土粒的比表面積、粘粒雙電層、影響擴散層厚度的因素;土粒的連結、土的結構類型。
考試要求 1.理解土的三相組成的概念。 2.掌握粒組劃分的原則、顆粒級配的測定方法和表示方法,以及土按顆粒級配的分類。 3.理解礦物類型、礦物成分與粒組之間的關系,掌握三種粘土礦物的工程特征。
4.掌握水的類型與特征、土中氣體的類型。
5.理解并掌握土粒的比表面積、粘粒雙電層的概念,以及影響擴散層厚度的因素。
6.理解土粒的連結、土的結構類型。
二、土的物理性質(zhì)與工程分類
考試內(nèi)容
土的基本物理性質(zhì):土粒密度、土的密度與重度、土的含水性、土的孔隙性等,以及基本指標之間的關系;粘性土的稠度狀態(tài)與可塑性;土的滲透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土的工程分類的一般原則和分類、我國主要的土質(zhì)分類情況。
考試要求
1.理解土粒密度、土的密度與重度、土的含水性、土的孔隙性等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指標之間的關系。會推導三相指標之間的關系式。
2.理解并掌握粘性土的稠度狀態(tài)與可塑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了解土的滲透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的概念,掌握達西定律。
4.理解土的工程分類的一般原則和分類及我國主要的土質(zhì)分類情況。
三、地基應力計算
考試內(nèi)容
均勻地基的自重應力、成層地基的自重應力;在豎向集中荷載作用、矩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作用、矩形面積水平均布荷載作用、矩形面積豎直三角形分布荷載作用、圓形荷載作用、條形荷載作用下,地基的附加應力計算及其影響因素;基底壓力的分布規(guī)律、基底壓力的簡化計算;有效應力原理中的有效應力及孔隙水壓力、自重應力作用下的兩種應力、滲流作用下的兩種應力、附加應力、孔隙水壓力系數(shù);應力路徑和幾種典型的加載應力路徑。
考試要求
1.理解地基應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均勻地基的自重應力、成層地基的自重應力的計算方法。
2.掌握在豎向集中荷載作用、矩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作用、矩形面積水平均布荷載作用、矩形面積豎直三角形分布荷載作用、圓形荷載作用、條形荷載作用下地基附加應力計算方法。理解影響地基附加應力的因素。
3.掌握基底壓力的分布規(guī)律和基底壓力的簡化計算。
4.理解有效應力及孔隙水壓力、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概念,掌握有效應力原理公式、自重應力作用下的兩種應力、滲流作用下的兩種應力、附加應力、孔隙水壓力系數(shù)求解公式。
5.理解應力路徑的概念和幾種典型的加載應力路徑。
四、地基變形計算
考試內(nèi)容
地基變形計算的基本概念;土壓縮變形的本質(zhì)、壓縮定律、變形模量、前期固結壓力及其確定方法、現(xiàn)場壓縮曲線;地基最終沉降量的計算方法:分層總和法、規(guī)范方法、按應力歷史計算、按變形模量計算、按沉降機理計算;飽和土一維滲透固結理論。容許沉降量及減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考試要求
1.理解地基變形計算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