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
的學生朋友們一定還在為如何復習而感到發(fā)愁吧,其實,考研有很多的方法。人其實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無論我們是否愿意,習慣總是無孔不入,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幾點鐘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讀報、吃飯等等,往往都是源于我們的習慣。不可否認,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好習慣和壞習慣,正是這些好習慣,幫助我們開發(fā)出更多的與生俱來的潛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學習習慣是有共通之處的。下面給大家談?wù)効佳新飞咸貏e需要的那些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制定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學習方法,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的做到復習好一門學科。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復習計劃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在復習計劃里一定要明確一點:多長時間內(nèi),完成什么內(nèi)容的復習。并且要盡量將這樣的計劃做細一些,最好細致到一周內(nèi)(甚至一天內(nèi))完成什么內(nèi)容的復習。這樣詳細的計劃會讓你的復習更有目標感,落實起來有據(jù)可依也會更好。此外,在制定復習計劃時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為薄弱科目的復習多安排些時間?傊,考研復習就像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節(jié)奏地堅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績。
第二、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jié)合
我們通常在復習每一門的學習功課時,總是去死記硬背。事實上,心理學研究表明,將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記憶效果會更好。舉例來說,當識記完一部分知識點之后,合上書,將剛才所識記的內(nèi)容在頭腦里像放電影似的放一遍。在放的過程中,遇到“卡帶”時候,即回憶不出來的時候,再重新識記這部分內(nèi)容。嘗試回憶的方法還可以在你出去散步或者上衛(wèi)生間的時候使用:在頭腦里問自己幾個關(guān)于剛才識記內(nèi)容的問題,要求自己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回到自習室后的時候馬上翻看書或筆記將之記下來。這就好比牛反芻那樣,雖然將食物吃下去,其中可能有“夾生”的東西,休息時,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細細地加以咀嚼。嘗試回憶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動腦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重現(xiàn)”,使其顯得突出、顯眼、深刻,自然起到鞏固強化記憶的作用。經(jīng)常這樣回憶,不僅記憶力大增,而且還能養(yǎng)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此外,回憶是復習成果的無聲表達,如果表達不出來,自然會很著急地看書、翻筆記,自覺地把遺忘的部分作為重點來看。這樣看書和整理筆記就有了更明確的目的,積極性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第三、復習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是沒有錯的。有同學在復習的時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數(shù)學公式、英語單詞,不動手寫,也不動口讀。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做題的時候往往將公式寫錯,將單詞遺忘。朱熹曾經(jīng)提出,讀書要做到“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在此基礎(chǔ)上,還必須加上一個最好加上一個“手到”。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我們在復習的時候要多通道協(xié)同記憶,F(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jié)合起來,能夠記住65%。如果在加上動覺的參與,即“手到”,相信記憶效果會更好。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讀(口到)、手在寫(手到)。此法尤其適于復習外語、政治、數(shù)學公式這類一記憶性較強的學科內(nèi)容。
在考研中我們要做到的是,做好合理復習規(guī)劃。我們曾經(jīng)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細節(jié)決定成敗”。相信所有身體力行過的人一定會點頭稱是。在我們考研復習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培養(yǎng)一些小小的的好習慣,將會在不知不覺中促成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