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復習備考中,有一個簡單實用的技巧“5.2”原則,“5.2”原則即5天練習2天休息,究竟這個原則該如何應用呢?來看一下吧:
聽力如同長跑,需要長期堅持。而且聽力是所有科目里面進步最快且落后最慢的一項。閱讀努力過后,三天不讀,速度下來了;單詞努力過后,三天不背,單詞不認識了;口語寫作努力過,三天不練習,手生口生;聽力努力過,三天不練習,不可能聽不見了。雖說是玩笑,不過也客觀上闡述出聽力的一些特質。理論上講一個人生下來到識字,被開發(fā)最多的能力就是聽力,或者說是聽覺,我們對信息的大部分攝入都是通過聽的。所以即使后來閱讀慢慢的超過了聽力,要撿起來也是很容易的。
52原則是比較多的通用原則,適合于不同階段以及不同基礎程度的聽力愛好者。要求每天要聽1個小時的聽力,這一個小時是有效聽力,不包括晃晃悠悠戴著耳機聽英語(論壇),嘴里卻在唱歌,雙手在相互剪指甲,腦子里在回憶昨晚約會的浪漫場景。這一個小時必須集中注意力,可以泛聽很多材料,也可以重復精聽同一個材料。如果堅持不下來一個小時,可以堅持兩個30分鐘(大部分人在沒有受過訓練的情況下,一般都會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處順利地進入夢鄉(xiāng),所以大學時候,無論是失意還是失戀,只要戴上耳機,瞬間整個世界都會變得非常和諧。
早晨起來,發(fā)現耳機還掛在耳邊,電池卻已經用完,于是滿足且詭異的微笑掛在臉上,心中生出一種變態(tài)的快感,頓時覺得自己已經開竅入境,鼓起更大的勇氣,抱著更大的信心,晚上繼續(xù)被催眠的過程)。每次說到這里,就會有人會問到,如果三十分鐘也不能堅持,是否可以堅持10個6分鐘?還有人問到60分鐘和59分鐘沒有區(qū)別,59分鐘和58分鐘沒有區(qū)別,58分鐘和57分鐘沒有區(qū)別……2分鐘和1分鐘沒有區(qū)別,也就是說60分鐘和1分鐘沒有區(qū)別,所以干脆打個折,聽1分鐘好了。
更有甚者問到,聽什么材料,一個材料聽幾次,是從頭聽到尾還是一段一段聽,一段聽的話每段是多少時間為宜,聽力過程中遇到不會的詞,是先聽后查還是先查后聽,是挺磁帶版本的還是挺MP3版本的,如果是挺MP3版本的要用什么牌子的MP3比較好……對于有類似問題的同學,我強烈建議他們首先考慮一道題目:是否可以回到N年前,把嬰兒時候的自己給捏死?如果順利通關,我們再談聽力的問題。要知道別人問問題要錢,這些同學問問題要命啊。
之所以叫做52,是需要一周有著比較規(guī)律的計劃,5天練習2天休息,文武之道,一張一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