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文言文基礎薄弱致失分
點評: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歷史評卷組副組長 陳文海
今年的歷史試題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覆蓋面較廣,側重點鮮明。從考查時段的分布來看,中國古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所占比重相對較小,世界近現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是考查的重點。第二,注重時空上的大跨度和大視野,這一特點集中體現在兩道主觀題的命制上。比如第一道主觀題在時間上的考查范圍從公元13世紀一直貫穿到20世紀。在空間上,該題涵蓋了歐亞非三洲。第三,梯度合理,具有較強的區(qū)分度。不論是選擇題,還是材料題,均有難度較小的題點,也有難度較大的設問。
問題:從考生答題情況中,也發(fā)現了一些需要引起考生及中學歷史老師關注的問題。例如,審題不夠細致。有些考生對材料題沒有細致閱讀和梳理,便直接“憑感覺”進行答題,導致嚴重失分。又如,層次不夠清晰。有些材料題在設計上體現著層層遞進的命題思路,但是有些考生未能通盤考慮答題層次。再如,有些試題涉及文言文材料,有些考生對此感到茫然無措,這反映出他們在語文特別是文言文方面存在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