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市教育局 投稿:廣東招生信息網(wǎng) 時間:2016-09-28 點擊: 次
來源:廣州市教育局 投稿:廣東招生信息網(wǎng) 時間:2016-09-28 點擊: 次
去年的這個時候,在郭思樂教授的引領下,我們學校開啟了互聯(lián)網(wǎng)+閱讀這項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為全校師生的讀書工作推進又多了一個推進器,到現(xiàn)在為止,我校很多師生卷入了這項很有意義的簡單易行的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其一、從開展以來,我校的很多學生加入了這項讀書活動并因此受益。孩子們因為有了老師的引領,有了平臺的交流,讀書積極性極大地提高,讀書習慣得到了培養(yǎng)。通過閱讀群,創(chuàng)設了表達和思辨的平臺,而表達和思辨是當今社會最為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也就是微信群提升了巧妙地提升了孩子們的核心素養(yǎng),真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五年級的張心悅這樣說:
時間如白馬過隙,轉眼間史記就讀完了。在這幾期史記讀書會中,我收獲了很多,也享受了很多。
記得剛到史記讀書班的時候,我對歷史并不很感冒,讀后感也寫得一般般。不過讀史記這一個過程,錘煉著我我的文學水平,讀書沉淀下來的精華,慢慢在一次次的寫作,討論中發(fā)揮作用。史記,當之無愧是“史家之絕唱”,里面有悲有喜,描寫動人,令我如身臨其境。因此我不僅對歷史越來越感興趣,而且作文的水平也提升了不少。不僅如此,而且,通過讀史記,也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屈原教我愛國和“風騷”的文體;項羽教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保辉酵豕篡`教我“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還有其它歷史人物,他們也教我了很多很多……
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在史記的世界里搏擊長空,在古文的海洋里盡情的遨游,這個過程真讓人回味無窮。至今還懷念著,那每一個星期天晚上,我們在史記讀書群上,那激烈又精彩的討論。
現(xiàn)在,史記讀完了,我們將要讀三國演義,我想,這應該會讀史記一樣精彩吧!我期待著……
內(nèi)蒙的陳增印同學說:
時光匆匆,斗轉星移,白駒過隙,一轉眼我已經(jīng)參加了28次史記討論了。從一開始的唯唯諾諾,到現(xiàn)在的侃侃而談,我經(jīng)歷了一次洗禮。
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對歷史的故事亦常感興趣,但我周邊的人對歷史一竅不通,我成了早開的寒梅——“一枝獨秀”可自從我進入了史記討論群,我在微信上遇到了更多比我見多識廣的同學,我對歷史的見解也有了發(fā)表的地方。我不再是草原中的干枝樹,也有了自己的一片森林。我在史記討論群中,補充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使我對隱藏在《史記》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解讀了這些人物,就是解讀我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雖不是圣君明主,但通過史記,我學會了許多說話,處事的方式,有時在處理事情時,我也可以采用古人用的方法,使這件事完美。我以前并不喜愛看古史,可加入了史記群,我喜歡上了古史,喜歡上了《史記》,才發(fā)現(xiàn)《史記》中竟有如此多的“珍寶”,從相人,到處事,從語言,到學習,數(shù)不勝數(shù),高爾基說:“我讀書,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我正撲在《史記》這塊面包上,吸收著其中的智慧。
但,我受益最深的還數(shù)讀后感,讀后感使我將我的見解全寫出來,從中慢慢感受到讀后感的奧秘,使我對《史記》中的感受保存下來,繼而讓我的習作也有了更強的中心性。
史記討論對我受益非淺,益,多得如繁星一般,我感激史記討論,讓我有了一次重要洗禮,一次重大的改變。
六年級的吳澤瀚同學說:
參加名著《史記》陪讀網(wǎng)上交流活動有感
駿景小學六(2)班 吳澤瀚
現(xiàn)在真是個奇妙的時代,通過微信,我可以學到很多。幾個月前,我參加了《史記》網(wǎng)絡交流,我與全國各地的許多閱讀“高手”一起,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進行每周一次的《史記》閱讀王網(wǎng)上討論。從《飛將軍李廣》到最后的《孫子吳起列傳》,我收獲了太多太多。通過《史記》閱讀,再次驗證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我從一開始寫《史記》讀后感像擠牙膏一樣,很長時間才擠了很短的一小段。到后來,可以很流暢的書寫,且文字表述也較中肯。因為通過網(wǎng)絡交流學習,借鑒其他同學對讀后感的寫作,給了我很深的感悟,多讀書多練筆,文章就會寫得好。
我的第二個進步就是在口頭表達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剛開始在網(wǎng)絡上進行交流討論的時候,我的語言表達總是結結巴巴,很卡殼,對文中事物的觀點理解也不夠深刻,有時和其他同學的發(fā)言進行對比,自己還真都覺得不好意思。在陳老師和媽媽的鼓勵下,我繼續(xù)參加網(wǎng)絡交流討論,慢慢地,我的口頭交流進步了,我的觀點有理有據(jù),表達自然流暢,可高興了。
通過網(wǎng)絡討論交流,我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的知識儲備量大得驚人,他們的語言表述,用詞精準,自我觀點鮮明有深度。如我們班的楊今閱同學,內(nèi)蒙古的陳增印同學。從他們寫的文章和網(wǎng)上的發(fā)言,我覺得,他們應該都有深度閱讀的習慣。他們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所以我還需要更有深度的讀書,讀更多的書,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讀書破萬卷書,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我的學業(yè)才能更上一層樓。我相信,名著陪讀能給我這樣的信心,我一定好好利用這個平臺,發(fā)展和鍛煉自己。
其二、不同年級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這個平臺各取所需。一年級的孩子是培養(yǎng)閱讀的初始階段,因為這個平的開放性和相對自由性,性格較內(nèi)向的孩子特別喜歡這個平臺,他可以自由地講他的故事,高年級的孩子喜歡思辨,喜歡表達,這個平臺滿足了他們這份需求,很明顯的是,很多孩子通過這個平臺,積累了語言,豐富了思想,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寫作能力得到了發(fā)展,這都是語文學習最為重要的。
四年級許敏妮老師寫道:
名著陪讀,點亮孩子的閱讀
——駿景小學四(四)班暑假名著陪讀活動小結
天河區(qū)駿景小學 許敏妮
能夠走近名著陪讀活動,心中對郭思樂教授充滿了敬佩與感謝,是何等的眼光才能想出如此絕妙的閱讀方法,讓傳統(tǒng)的閱讀在現(xiàn)代通訊手段的助力下熠熠生輝。從教以來,我一直致力于推動學生大閱讀,近一年來也一直在關注生本教育研究中心的名著陪讀活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蔽矣媱澲褜W習到的方法運用在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讓孩子們從中受益。
2016年的暑假,依然炎熱,但孩子們心中卻是那樣寧靜與充實。7月11日,駿景小學五(4)班暑期名著陪讀活動正式啟動,一直持續(xù)到8月21日,為期6周,42個日日夜夜,我與孩子們一起讀完了《上下五千年》和《三國演義》兩本厚重的歷史書籍,開展了六次線上討論活動,孩子們沉醉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有的孩子娓娓述說歷史故事,有的孩子細細點評歷史人物,也有的孩子提出了自己閱讀中的困惑,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大家各自用喜歡的方式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我的心中充滿了欣喜,發(fā)自內(nèi)心為他們加油,渴彩!
在讀完《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制“時間樹”,制作上傳朝代更迭圖:
如下圖:
在閱讀《三國演義》時,孩子們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趙庭珺同學這樣評價諸葛亮:“諸葛亮非常有正義感,投靠了深得民心的劉備,而不是生性多疑的曹操。如果諸葛亮投奔了曹操,曹操的陰謀加上諸葛亮的計謀,那三國就不用演了。正是因為投奔了劉備,所以才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雖然劉備不是正確的選擇,但諸葛亮也幫劉備獻計獻策,取得了許多戰(zhàn)役的勝利。劉備原本并不具備立業(yè)之基,但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建立了蜀國!
對于關羽為何敗走麥城,張博冠同學有自己的看法:“關羽敗走麥城,起因是他違背了諸葛亮制定的立國之本——北拒曹操,南和孫權的外交路線,擅自專行,拒絕東吳使者的友好,破壞了聯(lián)合戰(zhàn)線。尤其是他蔑視陸遜,認為孫權見識短淺,用孺子為將,上了陸遜的當,失荊州走麥城,這也恰恰說明了關羽有時太過于自大,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后導致在戰(zhàn)爭中死亡的悲劇。據(jù)說還有一種原因,那就是關羽的馬匹在麥城中用的仍是赤兔馬,赤兔馬已經(jīng)五十多歲,是一匹將死之馬,但關羽因為思念舊情,并沒有將馬匹換掉,一匹老馬帶著關羽與五十多斤重的青龍偃月刀,最后在戰(zhàn)場上被俘,關羽被斬。”
李北辰同學這樣評價關羽:“關羽是個堅強的人,刮骨療毒這么痛苦的事情,都忍住了;關羽是個勇敢的人,過五關斬六將,盡顯英雄本色;關羽是個大意的人,正所謂大意失荊州;關羽是個固執(zhí)并講情義的人,千里萬里都要找劉備;關羽也是個愛讀書的人,過一關斬六將的時候晚上還在閱讀。關羽單刀赴會,能夠全身而退,是困為拉住了魯肅作為人質(zhì),導致刀斧手不敢輕舉妄動。還準備了十條快船,到了船上才將魯肅放走,乘風而去,留下魯肅在風中凌亂。”
……
孩子們的話語或許稚嫩,但點點滴滴思維的火花讓老師和家長們驚嘆不已。42位孩子的家長全程參與了名著陪讀活動,紛紛寫下自己的感言:
每到周六,按老師布置的討論題目,孩子們在微信群進行討論時,孩子的眼睛發(fā)亮,喜悅洋溢在臉上,這應該是學習的眾樂樂吧!這時,看著孩子們各抒己見,我的心里其實更樂!老師讓孩子們學會梳理我國的歷史朝代更替并自制圖表;讓孩子們結合史實思考鴉片戰(zhàn)爭,為什么“落后就要挨打”;也讓孩子們學會分析三國的局勢、謀略、戰(zhàn)爭、人物等等!通過這樣的討論,作為家長,我看到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孩子有了學習的興趣。
老師給到的、好的學習方式的引導,讓孩子們主動去學習,學會了樂于表達與分享,學習并分享這是多么寶貴的人生習慣之一!讓枯燥的歷史又鮮活在孩子們的心中,在歷史故事中如海綿般瘋狂吸收歷史的知識與價值,同時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對于名著的學習,對于生本教育,對于什么是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四年四班的微信群名著討論給家長上了生動的一課!(趙庭珺家長)
都說暑假是孩子們的黃金閱讀期,我們做為家長也非常重視孩子暑假期間的閱讀品質(zhì)和效率。這個暑假,我兒子所在班級的班主任許敏妮老師和往年一樣早早就發(fā)布了暑假閱讀的書單。但和往年不同的是,這學期許老師把讀書與網(wǎng)絡相結合,組織孩子們利用微信來作讀書討論活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通過暑假的六次線上討論閱讀,對中國的歷史故事和英雄人物都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也明白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如何全面的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收獲滿滿!感謝老師對孩子們的閱讀所作出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探索。 (陳達為家長)
看到孩子參加討論時那認真而雀躍的表情,我知道他是真心喜歡這項活動的。古典名著閱讀的沉重感,在線上討論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消解,轉而賦予其輕松愉悅的閱讀之樂。作為家長,我欣喜地看到老師所布置的題目如此具有開放性,孩子們的討論如此熱烈而又天馬行空,檢測評價環(huán)節(jié)亦是嚴密而具有可控性。這是一個學生、教師、家長可同時參與的活動,或許也是推進全民閱讀的有益嘗試。(簡閱誠家長)
通過這次“讀名著,齊討論”活動,我覺得是更好地解決了如何引導孩子們喜愛上閱讀名著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多閱讀名著對孩子有百利而無一害,但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掌握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獲得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可是對名著的閱讀卻是越來越少呢?很多時候是因為名著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偏多,孩子看不懂或者興趣不大,但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讀,并通過電子平臺去展示自己的閱讀心得,并與同學之間展開辯論,互補長短,無形中是增加了孩子們的新鮮感。孩子們對新鮮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心的,在老師適當?shù)囊龑伦屗麄儙еd趣去展開閱讀就更能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得心應手了。(蔡灝霖家長)
不久前,美國的報紙都在討論,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喬布斯?他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的教育缺乏鼓勵創(chuàng)新,缺乏鼓勵獨立自由的思維。如果教育出的孩子沒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思維,則國家的創(chuàng)新是不可持續(xù)的。名著陪讀活動提出問題并鼓勵批判性思考問題,這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鍛煉。(周曉墨家長)
孩子們熱切地期待著每周六日的線上討論活動,喜愛這種全新的閱讀方式,孩子們的熱情感染著我,促使我不斷思考,為他們設計出簡單、根本、開放的導讀指引,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獲益良多。
暑假陪讀活動結束后,孩子們也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
我很喜歡班級的暑假線上名著討論閱讀。因為在閱讀時,我可以帶著問題看書,這樣讓我覺得閱讀很有樂趣。通過和同學老師們一起討論交流,可以讓我看到大家的見解,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我特別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例如讀到關羽刮骨療毒,我被他的勇敢所震驚,聯(lián)想到自己生病時不聽媽媽的話按時吃藥,覺得很慚愧。我還喜歡讀《三國演義》中關于戰(zhàn)爭的描寫,感覺和我平時下圍棋時的戰(zhàn)術有很多相似這處,古人真是充滿了智慧。再讀到《上下五千年》時,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看到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就感到不比的氣憤。特別是同學們一起在微信群里討論時,更是感覺到要努力讀書,不再讓國家因為落后而被它國欺負(陳達為)
我認為網(wǎng)上討論這個辦法非常好,既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又不用將所有同學聚在一起,任何時候都可以自由討論。跟課堂討論不一樣,在網(wǎng)絡上沒有時間限制,同學們有更多的思考時間,討論更加詳細。網(wǎng)上討論并不像是在做作業(yè),而像玩了一種特殊的游戲,一點兒也不覺得累。(簡閱誠)
這個暑假我通過老師的推薦讀了許多經(jīng)典名著。不僅如此,老師還鼓勵我們微信討論,我們也相互補充,十分有趣。通過微信討論,我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別人的回答也能讓我知道得更多。并且小孩子都喜歡玩電子產(chǎn)品,但老師又可以通過電子產(chǎn)品來學習,適當?shù)厥褂谩8兄x老師和提出想法的生本教育創(chuàng)始人叔叔,謝謝!
① 在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如果本網(wǎng)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名益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盡快妥善處理。聯(lián)系方式:gdzsxx#139.com 把#換成@ ;聯(lián)系電話:020-66621156
② 本網(wǎng)歡迎各類媒體、出版社、影視公司等機構與本網(wǎng)進行長期的內(nèi)容合作。聯(lián)系方式:hezuo@gdzsxx.com
③ 本網(wǎng)原創(chuàng)新聞信息均有明確、明顯的標識,本網(wǎng)嚴正抗議所有以"廣東招生信息網(wǎng)"稿源的名義轉載發(fā)布非廣東招生信息網(wǎng)原創(chuàng)的新聞信息的行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④ 在本網(wǎng)BBS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為貫徹落實白云區(qū)教育黨委關于紀律教育學習月的文件精神,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