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結束,新一屆準初三學生即將踏入新的學習。如何備戰(zhàn)中考?中考狀元的學習方法,中考狀元如何學習,中考狀元學習方法心得如何,這些都是學生以及家長們關心的熱門話題。那么,中考網(wǎng)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中考狀元學習方法之:學習境界。
1、第一層為苦學
提起學習就講“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處于這種層次的同學,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產(chǎn)生了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了厭學的情緒,結果,在他們那里,學習變成了一種苦差事。
2、第二層為好學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達到這種境界的同學,學習興趣對學習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饑似渴,常常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學習不需要別人的逼迫,自覺的態(tài)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huán)。
3、第三層為會學
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guī)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御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目前,中學生的學習中,第一層居多,第二層為少數(shù),第三層次更少。我們應當明確,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學會學習,這也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21世紀中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在輕輕松松中學好各門功課。
二、中考狀元學習方法之:學習習慣。
1、總是站在系統(tǒng)的高度把握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于跟著老師一節(jié)一節(jié)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對意章節(jié)與學科整體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tǒng),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了解這一系統(tǒng),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tǒng)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3、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么內容,都要問為什么,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范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并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yǎng)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于思維品質的訓練。
4、發(fā)散思維,養(yǎng)成聯(lián)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jīng)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lián)系,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yǎng)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chuàng)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fā)展。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xiàn)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的核心,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上面講的學習的三個學習習慣實質上是三種思維習慣。學習的重點就是學會如何思考。
三、中考狀元學習方法之:學習方法。
1、穩(wěn)抓基礎
萬變不離其宗,考試的重點還是在基礎知識上。分析一下初中的所有試卷,基本上都是基礎知識,難題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我們無須在基本知識還沒學好的情況下,盲目地做題。沒有必要搞“題海戰(zhàn)術”,但是也不能不做,要善于在做題的過程中要總結和歸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鬃釉唬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緊跟老師
距離中考的時間已經(jīng)進入倒計時了,所以時間也已經(jīng)不允許我們慢慢檢討自己。老師們已經(jīng)幫我們將同學們日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另外,他們也會根據(jù)他們多年的經(jīng)驗,在每天的授課中仔細的講解給我們。所以,我們必須牢牢掌握最后的時機,跟著老師,掃清自己之前的低級問題。只要按照老師安排的復習步驟走,肯定就能做到“穩(wěn)中有升”。
3、查缺補漏
由于時間比較緊,有些知識點可能在課堂上沒有涉及到,我們可以自己認真翻閱一下我們三年來的錯題本、好題本、課堂筆記,找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強化記憶補上這一部分內容。
4、調整心態(tài)
有時候考試發(fā)揮失常,成績不是很理想,不能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好馬還有失前蹄的時候呢,我們完全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試,因為我們的實力還在,不要因為一次失誤就全盤否定自己。另外,考試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正好給我們提高改進自己提供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改進自己的不足,總比真正中考中才遇到來的好。
5、保持充足的自信心
要多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正確對待自己的短板,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均衡對待所有功課,不要拋棄任何一科。比較優(yōu)秀的科目一定要保持足夠的重視,稍微弱的一些的要努力正確提高,確實沒有掌握的,不要投太多的精力,免得顧此失彼。樹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成功!
四、中考狀元學習方法之:學習心得
語文:在初中學語文,方法很重要,這種方法性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老師上課講的方法。另外,作業(yè)也要接受老師的指導。值得一提的是,語文老師改卷,因其主觀性和時間限制、標準等問題顯得很不穩(wěn)定而又難以預測,這確實是個問題。我的看法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答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數(shù)學:理科的學習重在平時。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yè)都很重要。我想應注意兩個關鍵點:一為“總結”,二為“提升能力”??偨Y的作用在初中階段體現(xiàn)得盡管沒有高中明顯,但作用依然很大,可以使學習變得相對輕松??偨Y的內容有很多,如錯題、知識要點解題方法、一些重要的理論和論斷。但只總結是不夠的。因為考試是不可能都是總結過的內容,做沒有見過的題,這就是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要靠做題、做作業(yè)來提高。所以平時應注意多做一些題,是做題而非見題,做題是為了提升能力,見題則純粹為“總結”了。這樣總結與提升相結合,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考試就是一個“見招拆招”的過程,并不難。
英語:這是一門語言,能力很重要。中招的難點實際不單純在課內知識上,因為經(jīng)過了三年的學習,再加上反復的訓練,那些能考出的知識點早已被人熟知,真正的難點在于完型、閱讀、選詞填空,甚至補全對話和作文上。所以要注意平時提升這些方面的能力,這種能力老師難以教會,基本全靠自己不斷地做題,并在做題的過程中感悟。這也是一種初高中都會受益的能力。
物理:物理和數(shù)學有一些相似之處,就是中招試卷有比較嚴格的組成和結構。所以把握住這一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各種問題進行訓練很有幫助。另外,初中物理并不深奧,理科的特點體現(xiàn)得還不多,所以并不難學。認真地聽講,掌握一些典型習題的做題方法,記憶一些重點的內容,同時鍛煉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一種定性的分析。計算能力也是一大關。
化學:初中比較簡單,考試的題目都是很熟悉的題目,但記憶很重要,甚至比政、史、地更需要背,跟著老師的思路持之以恒地學習問題不大。另外,化學只有一年的學習時間,先知先覺很重要,學了快一年才猛然醒悟,就為時已晚了。
政史:這應該是比較輕松的兩科了,我個人認為雖然是文科,但卻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為是開卷考試,只需要熟悉課本即可。單說政治,各類題有不同的解法,掌握住這個很重要。歷史則需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并對題目考查的知識有所總結。
五、中考狀元學習方法之:學習建議。
1、不能過分依賴初三復習,從中招成績看,成績好的大多是從初一就一直較好的所謂“老牌勁旅”。要樹立平時就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況且數(shù)學等學科有功在平時的特點。
2、學習最重要的就是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絕不能舍本求末。
3、不能死學或熬時間,提高效率和勞逸結合很重要。
4、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個學習動力,這個動力非常重要,是一種鼓舞,特別是在想放棄的時候。
5、考試前為了達到好的狀態(tài)要多給自己一些暗示,如“尊重試卷,享受考試”等。
6、在平時的考試中不要過分看重成績,這只是檢驗。大忌是因一次小考而得意忘形,沒有掌握好接下來一段時間學習的知識,得不償失。
7、在學習時要克服畏難情緒,培養(yǎng)鉆研精神。
8、注重每次考試后的總結和反思,找到不足并改正。
六、結語。
中考狀元的學習方法,中考狀元如何學習,中考狀元學習方法心得如何,這些問題是否經(jīng)過以上整理后,已經(jīng)有所了解?即便是中考狀元的學習方法,具體落實仍得視個人情況而定,并不是一味的仿效,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