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是每個代課教師長期的心頭痛。上周六,百余名公辦中小學代課教師聚集來到東莞市教育局門前,要求入編、實現(xiàn)同工同酬。教育局出面回應(yīng),將盡快探索合同制教師管理新機制,逐步提高合同制教師的收入。
參與此事的百余名教師,來自各個鎮(zhèn)街的公辦中小學,他們都是2009年通過東莞教師考核后,由代課老師轉(zhuǎn)為合同制老師。當天,他們戴著口罩,手舉“要求入編”、“同工同酬”等標語。
57歲的李老師是隊伍里年紀最大,他在虎門小學,以編外老師的身份教了21年的語文課,每年收入不到5萬元,扣除養(yǎng)老保險、公積金等,每月發(fā)到手上的只有2000多元。在東莞,一名公辦教師的年收入則在10萬元左右。“我馬上要退休了,就算入了編,同工同酬的工資也拿不了幾年了,希望政府部門能為青年教師考慮,盡快解決問題。”
市教育局與前來的教師代表進行商談,分管人事科的副調(diào)研員張炳祥表示,針對合同制教師的管理新方案已經(jīng)上交市政府,明確聘用合同制教師實行按崗聘用,將盡快在市直屬學校和有能力條件的鎮(zhèn)街,逐步提高合同制教師待遇,實現(xiàn)同崗同酬。
據(jù)了解,2009年,東莞制定了《解決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工作方案》,通過考試、講課、體檢等方式,清退了一批編制外的教師,將剩下的2140名代課教師轉(zhuǎn)為聘用合同制教師,其中600多人先后入編,還剩1500名教師仍然游走在編制之外。
合同制老師入不了編,一是有些人達不到東莞市引進人才的標準;二是有些學校的編制名額已滿;還有一種可能與學科結(jié)構(gòu)設(shè)置有關(guān),導致老師沒有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