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陳秀芹老師在12月10日于音樂廳舉辦的教科院綜合實踐活動表彰大會上說道:“參賽是一種幸福的體驗!”也正如教科院李德深副書記所說:“沒有教學技能的老師一定走不出去,沒有優(yōu)秀的教學技能的老師一定走得不遠!”
近日,第四屆廣東省本科高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心理組)獲獎名單公布,我校教科院共有三位學生獲獎,獲獎檔次和數(shù)量僅次于東道主華南師范大學。其中14級心本1班陳家毅獲一等獎,13級心本2班廖婷婷和13級心本2班楊秋宜獲二等獎。教科的學子憑借出色的教學技能贏得了競賽組評委的認可。評委組組長王玲教授在競賽結束后的一次培訓會上仍盛贊我校參賽選手。
“一開始還是比較驚訝的”。獲悉自己獲得一等獎后,陳家毅表示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他是第一次參加省賽,又見到各院校參賽也大都是經(jīng)驗相對豐富的高年級選手,也實在沒有預料到自己能夠獲獎。談到獲獎的優(yōu)勢時,陳家毅認為自己主要有兩點優(yōu)勢:一是有接受了較為扎實的教學技能訓練。教科院獨具特色的教師教育文化節(jié)讓學生入學開始就進行全面的教學技能訓練,幫助學生打下了扎實的從師任教基本功。二是干部經(jīng)驗帶來的素質(zhì)提升。陳家毅入學至今一直擔任學生干部,現(xiàn)任教科院團委秘書長。兩年多的干部歷練,讓他練就了良好的應變能力與從容淡定的心態(tài)。陳家毅回憶,雖然在省賽當天,自己不巧得了重感冒,除了鼻塞,耳朵里還一直嗡嗡作響,但也能從容地在臺上面對學生和評委。這一種淡定自如主要得益于干部經(jīng)歷的歷練。在這兩點優(yōu)勢的基礎上,再加上指導老師悉心指導和平日的苦練,陳家毅最終奪得了好名次。
當被問及參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三名獲獎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控制時間的問題。省賽要求每位參賽選手要作3分鐘以內(nèi)的說課和10分鐘的模擬課堂教學。在短短的3分鐘里如何能把45分鐘的教學設計說到位,又如何在10分鐘內(nèi)完成一個完整而精彩的教學模擬是他們認為最具難度的事?!叭V州參賽前學院的最后一次訓練,我嘗試了各種方法去刪減自己的講課內(nèi)容,甚至把能表現(xiàn)我個人上課風格的那些互動都刪掉了,但還是超時。”回想起比賽前那段最緊張而焦慮的時刻,廖婷婷仍記憶猶新。在競賽的前夜,指導老師指導同學們在酒店房間里作最后的演練時,廖婷婷為自己的又一次講課超時而沮喪不已,重重的壓力幾乎讓她喘不過氣來。幸運的是,在當晚與同學做集體備課的研討中,她靈光一閃,在腦海中浮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念頭。第二天,在比賽候場時,她臨時和配合模擬的學生討論了自己的想法,并在現(xiàn)場演練中找回了平時的狀態(tài),順利解決了一個久攻不破的難題。
而對于楊秋宜來說,最大的困難則出現(xiàn)在評委提問環(huán)節(jié)。評委提問環(huán)節(jié)的分值也很大,足有50分,卻是沒有任何方向可以預測和準備的,更考驗的是選手平時的積累和現(xiàn)場反應。比賽前,她曾擔憂在現(xiàn)場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會遇到十分刁鉆的問題。為了能在現(xiàn)場發(fā)揮得更好,她通過猜想評委的提問、多次參加演練以及觀看其他參賽選手的比賽過程等方法來進行準備。結果在評委提問環(huán)節(jié)中,評委提出的學情調(diào)查問題還是楊秋宜完全沒有準備的,但她在短暫的猶豫后很快反應過來,并依靠平日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積累流利地進行回答,得到了評委們的肯定。
優(yōu)異的競賽成績,不僅需要參賽者自己的努力,而且也離不開指導老師的幫助。據(jù)三位參賽者回憶,學院從今年5月就安排了指導老師,組織他們進行集訓,在暑假乃至到賽前最后一晚都還在進行訓練。學院還在低年級選拔了10名同學作為課堂教學的模擬學生配合訓練,最終派出由兩位帶隊老師和5名參賽選手、9名模擬學生組成的隊伍一同赴廣州參賽,是省內(nèi)高校最龐大的參賽隊伍。
回望賽前訓練的歷程,陳家毅概括為“曲折”兩字。賽前,他曾因工作與學業(yè)繁忙而萌生退意,但在輔導員鄧倩文老師的鼓勵下,本來打算棄賽的他最終堅持了下來。確定參賽后,他的參賽課題還多次更換?!拔夷苣玫竭@么好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指導老師白彥茹教授給我最終定了個好選題?!标惣乙闳绱苏J為。除此之外,白彥茹教授還針對演練中的一些細節(jié)之處對他進行了仔細指導,對教師語言、體態(tài)等方面的一一細摳。陳家毅至今還對白教授提出的要求記憶猶新,如:講課時要在保持激情的同時靈活運用教育學原理、講臺上要注意用辭以及教師形象、講臺下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等。廖婷婷與楊秋宜也認為白彥茹教授和陳秀芹老師兩位的指導和關懷是讓自己最終勝出的關鍵。楊秋宜還提到,備賽過程壓力過大導致自己一度情緒抑郁。陳秀芹老師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她的情況,除了給她開導,還給她推薦了相關的書目,幫助她重獲了自信。
現(xiàn)已在教育實習中的廖婷婷與楊秋宜,在中學心理健康教學實踐一線,更為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學技能的重要性。長時間備賽、高水平競賽的磨練讓她們收獲了自信,更實實在在地提升了教學的技術與水平,在實習的實戰(zhàn)檢驗中更加得心應手,受到了實習單位師生的歡迎。
全省參賽師生與評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