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招生信息網(wǎng) 廣東省文明網(wǎng)站·廣東高考招生信息網(wǎng)
教育新聞頻道

北師大珠海分校外國語學院十五周年校慶系列學術(shù)講座第一場

2016-12-10 11:32:14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關(guān)注度: 0
導讀:11月23日晚,外國語學院十五周年校慶系列學術(shù)講座第一場于樂育樓C212舉行。著名教育家、學者、詩人,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周流溪教授為學院老師和研究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為“從境界追求談到學術(shù)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學術(shù)講座。 周流溪教授在外語、歷史學、訓詁學、

11月23日晚,外國語學院十五周年校慶系列學術(shù)講座第一場于樂育樓C212舉行。著名教育家、學者、詩人,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周流溪教授為學院老師和研究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為“從境界追求談到學術(shù)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學術(shù)講座。

北師大珠海分校外國語學院十五周年校慶系列學術(shù)講座第一場

周流溪教授在外語、歷史學、訓詁學、音系學等領(lǐng)域都有很高的造詣,同時,他還參與編寫了《中國大百科全書》以及多本詩集。外國語學院院長陶文好教授在介紹周流溪教授時感慨道,自退休后,周教授的生命力比在職時更加旺盛了,發(fā)表文章的數(shù)量也更多,其深度與寬度也令人折服,實在難能可貴。周教授高昂的研究熱情感動和激勵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與同學。

講座中,周教授首先強調(diào)了文化精英的重要性。他表示,如今要做到心無旁騖,潛心鉆研學問并非易事,但中國需要獻身學問的人,中國需要文化精英,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脊梁。對此,他引導大家思考:自己是否愿意成為文化精英,是否愿意為中國文化做出貢獻?他將郭沫若視為偶像,雖為古稀之年,但仍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他認為,大學有三大任務(wù):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服務(wù)社會,并稱贊道,北師珠為廣東做出了很大貢獻。對于人才培養(yǎng),周教授有其獨到的見解。他以孔夫子的“因材施教”為榜樣,對學生進行管理式指導,讓學生“各從其志”,認為這才是一名教育家應有的胸懷。

周教授十分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兒時起就開始讀唐詩的他,迄今鉆研唐詩語音已達數(shù)十年,期間對古文的認識也不斷加深。他認為,唐詩研究有很多方面值得思考,并用李白的詩句為例,分析了各種文化中對同一首唐詩的多種理解。講座中,周教授時不時用自己寫的一些詩句為其理論知識舉例,并用粵語朗誦出來,贏得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最后,周教授語重心長地教導在場的研究生們,希望他們能夠勇于承擔歷史重任,潛心鉆研,在國際學術(shù)界爭取更多話語權(quán),為振興國家而奮斗。

陶文好院長在總結(jié)時說道,周教授是真正兼具“博”與“學”之人,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做到前者已屬不易,做到后者更是難上加難。學生們也紛紛表示,周教授的講座在各方面都給予了自己啟發(fā),并將以周教授為榜樣,努力為祖國文化做出貢獻。

文章糾錯
投稿指南

所屬頻道:大學新聞

責任編輯:

最新動態(tài)
圖文推薦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