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戲《穆桂英大破洪州之責夫》劇照
粵劇傳統(tǒng)例戲《玉皇登殿》劇照
熱情的觀眾
院領導和粵劇名家倪惠英等與演職人員合影
6月13日晚,廣州蓓蕾劇院座無虛席,由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實驗劇團獻演的第七屆羊城國際粵劇節(jié)參演晚會《古戲薪傳》,以其“古戲、古腔、古牌”的獨特定位,讓戲迷們領略到傳統(tǒng)粵劇的藝術魅力。
此次是該學院第一次登上羊城國際粵劇節(jié),也是學院粵劇職教風貌與成果向海內(nèi)外粵劇愛好者的一次展示。節(jié)目由《蘆花蕩》、《紅梅記之鬼怨》、《穆桂英大破洪州之責夫》三場折子戲和一場古老的粵劇排場戲《玉皇登殿》組成。
一 陣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后,折子戲《蘆花蕩》率先開演。只見表演者的臺步、扮相、造型、架勢……無不是傳統(tǒng)粵劇的樣子,無怪乎開場不久,立馬有觀眾驚呼“好 正!”接下來的《紅梅記之鬼怨》,畫風凄美婉轉,表演者水袖一揮,唱腔一出,裙裾飛揚,顧盼生姿,甚至一顰一笑的樣子,都在牽動著觀眾的情愫。而《穆桂英 大破洪州之責夫》,則因風趣幽默的對白,鮮活生動的表現(xiàn)力,時不時逗樂了現(xiàn)場觀眾。
晚會最高潮當屬粵劇傳統(tǒng)例戲《玉皇登殿》。此劇是前輩藝術家通過豐富的想象力,以神話的色彩,以粵劇牌子唱腔,運用粵劇獨有的鑼鼓特色,結合各行當?shù)谋硌莩淌郊盎竟ι矶谓M合,演繹各路天神向玉皇大帝朝參、玉皇下旨拯救民間疾苦的大型排場戲
此劇演出陣容強大,近60名師生同臺,老中青三代粵劇人出演,更有粵劇名家黎駿聲、孫業(yè)鴻擔綱,生旦凈丑粉墨登場,畫面壯觀,場面熱鬧,觀眾們亦看得目不暇給、大呼過癮。
演出結束,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觀眾贊譽聲不絕于耳,更有興奮的戲迷沖到舞臺前拍照、與演員們合影留念。
“這一臺戲功德無量!”著名粵劇名家倪惠英看完演出激動地說。她認為,學院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將傳統(tǒng)粵劇例戲整理、提升并呈現(xiàn)出來,不僅再現(xiàn)了粵劇的原汁原味,更讓人看到粵劇傳承發(fā)展的希望所在。
粵劇中國保護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張霖看完演出后很是感動,他把這次演出比喻為一粒種子,并堅信“只要種子還在,粵劇就能在年輕人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80歲的老粵劇名家葉兆柏作為本次演出的導演之一,演出結束后忍不住頻頻豎起大拇指,“我演了71年的戲,只演過3次《玉皇登殿》,而這次是我看到最美的一次。”
新加坡敦煌劇坊藝術總監(jiān)胡桂馨則萬萬沒有想到,這部自己一生最期望看到的古戲,竟然是由一群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來演,而且演得如此到位、如此傳神、如此美?!拔以谶@里看到了粵劇傳承后繼有人。”胡桂馨開心并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