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增多,而且網(wǎng)絡、電視等傳達信息的不同,往往讓家長朋友們困惑,究竟什么樣的培訓機構好,該怎么為自己的孩子選擇的培訓機構。
專家建議,家長首先應該對孩子的學習過程、學習心理有很好的認知,對不同學科孩子掌握的過程有一個基本了解。其次,盡可能為孩子設計好適合他們未來的發(fā)展道路,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模式,進而選擇教育機構。
培訓機構立足發(fā)展方向
“十年前,孩子們的發(fā)展道路都差不多,家長會認為對孩子好的發(fā)展道路就那么一兩個模式,但如今,孩子可以有所作為的發(fā)展道路太過不同了。”教育專家表示,僅從出路看就不難發(fā)現(xiàn),有以進入清華、北大為終極目標的人,也有考SAT赴美國讀本科的學生,還有通過職業(yè)教育深造出國的學生——家長的育人觀念本身就出現(xiàn)了顛覆。
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教育機構就需要不斷做出一些調整,如變換課程、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教師團隊水平等來滿足各種需求。但是,一個好的教育服務機構也一定要明白,雖然內容、水平、層次會有不斷變化,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尋找理念一致的教育體系
如今的課堂上,既有電子白板,又出了趣味性極強的互動課件,而這些也是少兒一個與培訓機構的宣傳亮點。對此,有關教育專家提醒家長,雄厚的資金以及先進的教學設備,可能會給孩子增加很多直觀的、趣味性的內容,讓孩子上課時有不同的感覺。但是,技術的革新也僅僅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其背后一定要有強大的教學隊伍、開發(fā)力量來把教學體系設置好——課件和電子產(chǎn)品能增加趣味性,但絕不能成為主導。因為孩子本身并沒有判別能力,學習語言更需要一個好的指導者。
在校外英語培訓的選擇上,有兩種想法是比較可取的,第一種家長,要給孩子報班,但更關注對孩子長處的培養(yǎng)。比如僅報名英語一科,就應該認定了一個機構不要隨意更改,做到不從眾。第二類家長則會將自己所受教育的過程與當今社會對人的需求進行對比,不輕易給孩子報太多班。同時,他們會去判斷孩子在未來時代生存、發(fā)展必備的素質,并以此為標準進行培養(yǎng),因此,就輕易不會出現(xiàn)今天報奧數(shù),明天學英語的情況。
相關專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