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確處理學校與專業(yè)的關(guān)系,首選專業(yè)。
在填報
高考志愿時,關(guān)于學校與專業(yè)的關(guān)系——是首選專業(yè)還是首選學校,歷來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1.首選學校與首選專業(yè)各指什么?
所謂首選學校,是指為使所報學校盡可能上一個檔次(可將一個批次中的學校分為若干個檔次)或一個批次,基本上不考慮專業(yè),并以服從專業(yè)調(diào)劑為主。簡言之,“讓分盡其用,用在選校上”。
所謂首選專業(yè),是指為了能夠選擇專業(yè),不惜將所報學校降低一個檔次甚至一個批次。簡言之,“讓分盡其用,用在擇業(yè)上”。
2.首選學校的五個主要理由。
(1)大學是學會學習的地方,一個太過年輕、僅注重知識灌輸?shù)膶W校,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生活得到的最多是一些有限的知識,而很難獲得這種多年沉淀下來的文化財富。所以,如果在好大學和好專業(yè)的選擇中出現(xiàn)了矛盾,建議你不要猶豫,選擇一個好的大學絕對沒錯。
(2)用人單位首選條件好的學校出身的學生而非條件差的學校出來的畢業(yè)生。
(3)不同的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平臺不一樣,學校地位可能決定一個人以后的活動舞臺和生活空間。從這方面來看,名校有普通院校無法比擬的資源優(yōu)勢。
(4)個體理性的集體非理性行為風險是個經(jīng)濟學概念,其意思是,因為是熱門專業(yè),所以很多優(yōu)秀的人都擠到一塊兒,自己很難出頭,就顯得不優(yōu)秀;再加上熱門專業(yè)如果過熱,就會出現(xiàn)供過于求,變成冷門?忌鷪罂紩r熱門的專業(yè),等到其畢業(yè)時社會需求也許早就發(fā)生了變化。這是有歷史教訓的:前幾年大家都擠著讀會計學專業(yè),很多大學,包括一些理工科院校都開設(shè)各種層次的會計學專業(yè),沒幾年就出現(xiàn)了人才過剩。
3.首選專業(yè)的七個主要理由。
很顯然,在首選學校的主要觀點中,第一點文化財富;第二點師資設(shè)施;第三點名校情結(jié)。這些之中很抽象、不具體,就不具有說服力和指導作用。如果說,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符合上述三點;那么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就不具備上述三點嗎?肯定不是。只能說他們比清華、北大稍微差那么一點點而已。
那么正確處理學校與專業(yè)的關(guān)系,首選專業(yè)的主要理由如下:
(1)降低風險,做到保險。填報高考志愿時最關(guān)鍵、最重要的是所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調(diào)檔、能否錄取。
這種降低風險、起到保險的作用在考前“猜分填報”的2個市,考后“估分填報”的3個。▍^(qū))會更大、更有效。因為“猜分填報”,誰是神仙能保證猜得一分不差,誰都是凡人,猜得差個1分、2分,甚至3~5分很正常;“估分填報”,誰是神仙能保證估得一分不差,估得差個1分、2分,甚至3~5分也很正常;可是你所報的第一志愿院校,哪怕只差1分,。▍^(qū))招辦絕對不會給你投檔,你所報的第一志愿院校也絕對不會錄取你。2007年,遼寧省有位理科考生,估分估了660分,實際考分658分,只差了2分,可算得上半個神仙了;可就因為這2分之差,使他與心愛的北京大學失之交臂,只得在家里“備考”。不用筆者多說,如果遼寧省這位考生第一志愿報的是復旦大學(2007年在遼寧錄取分638分)、
中國人民大學(636分)、上海交通大學(632分)、浙江大學(632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16分)、南京大學(615分)、中國科技大學(628分)等“985工程”高校,那結(jié)果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得多。
(2)分盡其用,不會浪費。持首選學校觀點的考生及家長可能有這樣的想法:考分超過學校錄取最低分(校線)十幾分,那不是浪費嗎?還不如利用這十幾分,讓所報學校上一個檔次或者一個批次。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那么即便你沖上去了,又有什么好處呢? “2006年在北京郊區(qū)的一個村長助理的競聘中,有北大的本科畢業(yè)生88人、碩士生20多人和多名博士生,清華也有近40名學生參加了競爭,博士和碩士的比例占到了五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某些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大學的畢業(yè)生一簽約月收入就高達5000元以上甚至近萬元,這難道不都是專業(yè)惹的禍嗎?
- 相關(guān)搜索熱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