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市教育局 投稿:保保 時間:2016-11-15 點擊: 次
來源:廣州市教育局 投稿:保保 時間:2016-11-15 點擊: 次
博學者多才多藝,這是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高追求,也是廣中路小學開展文教結合、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所在。11月11日上午,在廣中路小學進行的“博·學——從藝博殿堂到廣中學堂”廣中路小學博物院課程啟動儀式,正式拉開了該校與廣州藝術博物院的“彩色課程——素養(yǎng)培育”新嘗試的帷幕。這是學校為了響應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文教結合工作精神,結合學校資源和多年的實踐活動,繼同農講所開展的“紅色課程——價值引領”后,與博物館合作,推進博物館課程的又一嘗試。
當廣中路小學李校長和廣州藝博院的領導一同推開象征著博物館課程正式進入校園的大門時,“博·學——從藝博殿堂到廣中學堂”的課程也正式展現(xiàn)于全校師生、家長和社區(qū)人士面前。廣州藝博院的王堅老師率先出場,他用生動的語言向全校師生講述了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事跡。
接下來是書法名家和學生的書法作品展示,作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讓學生在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浸潤下,迸發(fā)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由學生編演的孫中山先生模仿秀,既拉近了學生與偉人的距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責任感——要把中華民族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校園里開展博物館課程是博物館進入校園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通過文化活動,穿梭于不同的博物館之間,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再以各種形式回歸到博物館,這是學生走進藝術殿堂的啟動鍵。只有兩者不斷循環(huán)、不斷更新,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博學多才的人,也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① 在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果本網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名益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盡快妥善處理。聯(lián)系方式:gdzsxx#139.com 把#換成@ ;聯(lián)系電話:020-81068720
② 本網歡迎各類媒體、出版社、影視公司等機構與本網進行長期的內容合作。聯(lián)系方式:hezuo@gdzsxx.com
③ 本網原創(chuàng)新聞信息均有明確、明顯的標識,本網嚴正抗議所有以"廣東招生信息網"稿源的名義轉載發(fā)布非廣東招生信息網原創(chuàng)的新聞信息的行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④ 在本網BBS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香雪小學一直注重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特別是高年級的女生正處于青春期,她們對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