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一:鎖】
我對面一間房間的門,被上了鎖,里面鎖著的,是我所向往的。
放假在家的我,在門被上鎖的時候,曾感到傷心無比。待爸媽上班時,我時常會在家里翻箱倒柜,把一切我認為可能有用的鑰匙都緊攥在手里。收集完 后,再滿懷憧憬地跑到那扇緊鎖的門前。我一把一把地去試,卻一次一次地失敗。當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時,我氣憤地跳起來,對著那扇門連踹幾腳出氣,但痛的還 是我的腳。
屢屢失敗,使我對那扇門的渴望更加強烈。我拿著筆,捧著書,看著字,想著門。門已經(jīng)把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它的身上去了。怎樣才能打開那把鎖?這個問題已不是一兩次縈繞在我心頭。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莫過于了解怎樣打開心靈的鎖。”
于是我開始嘗試忘記門的存在,不去想它。我開始讀書,書中富有哲理的文字使我品嘗了一頓頓精神大餐。每當我無意間瞥見那扇門時,我總是提醒自己:我還有書為伴,不必為里面的東西如此著迷,甚至朝思暮想。
過了一段時間,不知怎的,我感覺那把鎖正在一點一點地被打開。這使我更有了信心,對那扇門上的鎖不理不睬。我發(fā)現(xiàn),我離那扇門越疏遠,我的生活就越充實。
終于,我已不再在意那把鎖是否存在。我向爸媽打包票說,你們現(xiàn)在開了門,我也不會邁進去半步。
我終于打開了那把鎖,不用鑰匙。
【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二:讓自己的生命不寂寞】
誰都想無條件地被愛,但是有誰能無條件地愛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在心理上不獨立,不能也不會真的去愛任何人。自己真的愛別人嗎?許多人之所以愛人,是因為自己非常寂寞,希望自己真的愛對方,而對方也真的愛自己,這樣就能克服寂寞。只有接受人人都很寂寞的事實,人才算互相了解。
每個人都非常寂寞。接受寂寞,別打算掩飾寂寞或逃避寂寞,也不要尋找克服寂寞的方法。人一直都很寂寞,只有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會忘了自己很寂寞,但寂寞肯定會再回來。我也很寂寞,現(xiàn)在是我一生最寂寞的時候,但我也越來越會觀察寂寞。
我知道自己有多寂寞,所以我知道別人有多寂寞,包括你在內(nèi),雖然我已經(jīng)學會安寧、平靜、單獨地生活,但我還是很珍惜知己之間的交情。真正的朋友 不會操縱對方,而會聆聽、了解對方;他肯花工夫聽朋友說話,不會心不在焉,真的是很專心傾聽對方。大多數(shù)人會心不在焉,沒有正念,不快樂,心思只在自己身上。如果靜不下來,如何聽得下去?
許多人很信任我,一些生活上、感情上的點點滴滴,他們除了跟我說以外,從不曾跟其他人提過。他們有時也會跟我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新發(fā)現(xiàn)、新感想。 他們只顧著說話,從未深入觀察自心,除非我為了厘清某些要點,向他們追問,這時他們觀察起來就會非常訝異,看到了以前從未注意的地方。
人善于隱藏自己,心智多半不健全,而不健全,就無法成長。要有健全的心智,就不應(yīng)該否認或拒絕自己的任何狀況。無論多么困難,都要設(shè)法面對、接受自己所屬的一切,包括自己所有的想法、感受和觀念。
沒人了解自己,所以感到寂寞,但是沒人了解自己的原因,根源卻在自己不深入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人總是排斥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人能夠無條件地愛自己、尊重自己嗎?除非深入了解自己(這并不容易),否則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克服寂寞,于是與人做伴,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但這樣是沒用的。期望認識他人能讓自己不再寂寞,最后期望終會落空。
大多數(shù)人忙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生命不寂寞,沒工夫做其他的事。
【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三:蝸牛帶給我的啟示】
在世界中總會有許多啟示等待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找尋,去領(lǐng)悟。不管是多么平凡,多么簡單,可往往是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往往是人在生活中從未感受到的。
在生活中有許多細小的生物不用人這么,蝸牛便是其中一個。不管是出去還是回家,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它們都是在階梯、見到、角落中爬行。有時會 被烈日曬死;有時會被克星殺害;有時會被人們玩弄致死。也許在自己不禁意間,一只蝸牛就被自己踩在腳下而死……他是那么弱小,那么平凡。
其實,蝸牛對我們?nèi)祟惥哂泻芨叩尼t(yī)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但它由于數(shù)量龐大,有沒有任何還擊之力,才會被人們欺凌。
蝸牛經(jīng)常在階梯間爬行,在我們眼中,我們即使走一小步,也當它幾十步??伤悄菢訄詮娙砸徊讲骄徛淖咧冶晃伵5念B強所震撼了。想要去幫助它,卻又不知道它的終點在何方。
在蝸牛爬行間,我們又緩慢的度過了一天。也許昨日那只蝸牛已經(jīng)爬遠了,也許已經(jīng)死去了...這都不重要,一只蝸牛死去,其他蝸牛還存活于世
人就要如蝸牛嚴辦頑強,它的執(zhí)著更加詮釋了堅強。
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只能靠自己,競爭是激烈的,如果有一天自己輸了,那么就代表:”你已經(jīng)被社會淘汰了。
人活著要有自己的價值,即使這些價值不易于發(fā)現(xiàn)。
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堅持就是自己成功的一大因素。夢想永無終點,只要你夠努力,成就就會越來越大,終有一天會站在世界的巔峰,笑看人生。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賽跑,當你跑過了昨天,昨天發(fā)生的所有都將變成過去,但今天還在等待著我們,未來又會去迎接我們!
這是多么簡單而又普通的道理呀!
【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四:放大你的格局】
三個工人在工地砌墻,有人問他們在干嘛?第一個人沒好氣說:砌墻,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個人仍在砌墻,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板。
有這樣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這句話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就好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于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所渭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nèi)在布局!
一個人的發(fā)展往往受局限,其實“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于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布 局。大格局,即以大視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fā)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
一個人得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么人生的結(jié)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guān)鍵在于把握住棋 局。在人與人的對弈中,舍卒保車、飛象跳馬……種種棋著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有著先予后取的度量、統(tǒng)籌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而決 勝千里的方略與氣勢的棋手。
于丹說得好:成長問題關(guān)鍵在于自己給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為何要有大的格局?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
在今天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世界里,我們是在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只有一點最重要,就是盡量醞釀一種大胸懷。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懷,大格局才大有作為
【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五:痛苦是成長的最佳燃料】
人生中,痛苦是成長的最佳燃料。“燃料”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燃燒,要痛苦。但是,也有很多人苦受了,卻無法成長或受益。這是為什么?原因很簡單,你是否能在痛苦中成長,取決于你對苦難的態(tài)度。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一切都是別人或生活的過錯,那么很抱歉,你雖受了苦,卻學不到功課。
人生最大的成長來自于在受苦中保持著信心和希望,把苦難的考驗當成功課來做,認為這不是生活惡意的玩笑,而是精心為我安排的培訓(xùn)。培養(yǎng)接受自己 內(nèi)在負面情緒的能力(和它們共處于當下的能力),多看看書,多和有生活智慧、對你關(guān)心的友人交談,這樣會讓你比較迅速地走出痛苦。當我們被苦難撕裂、擊 倒、折磨到不能承受卻還能微笑地面對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在空間擴大了,內(nèi)在力量增強了。同時,你對自己和世界也更有信心了。
很多人都吃過茶葉蛋,會吃的人一定要挑蛋殼破裂最多的,這樣的才最入味。同樣,一個人人生經(jīng)歷愈豐富,挫折愈多,也就是生命皺褶愈多的人,愈有味道??嚯y真的可以幫助一個人成長,而之后的快樂自在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團老總,他農(nóng)民出身,經(jīng)歷坎坷,種過田開過手扶拖拉機,在40歲以前,他窮困潦倒,家徒四壁,沒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
但是,他只身下海,從做小本生意開始,在短短10年內(nèi),把一家手工作坊奇跡般地擴張成了資產(chǎn)達億元的私營企業(yè)。
有記者采訪他:“如果出生在城市,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穩(wěn)定的生活環(huán)境,你現(xiàn)在的成就可能會更大。”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也許可能。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不生長在農(nóng)村,沒有經(jīng)受過那么多的失敗和苦難,而像其他農(nóng)民一樣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會心安理得過下去,絕不會開辦自己的家庭作坊。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要感謝生活,感謝失敗和苦難。”
苦難并不意味著永遠苦難,幸福也不意味著永遠幸福。生活有時常常違反常規(guī),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在許多時候,幸福往往會變成一道減法 題,一點點減去你的志氣、奮斗、體魄。而苦難卻成為一道加法題,不斷地加上你的夢想、努力和汗水,累積起來,就拉上了成功的手。
當然,人的本性都是追逐快樂的,誰也不希望苦難“垂青”自己。但有一個殘酷的問題卻不容回避,那就是苦難一旦真的降臨到你頭上,該怎么辦?是悲 觀地逃避,讓它壓垮你,還是燃起希望之火,從精神上壓倒它,用行動來挑戰(zhàn)它、超越它?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選擇了后者。他們把苦難視為上蒼對自己的考驗,積 極樂觀,堅強自信,笑對命運,用實際的行動和不懈的努力書寫出了精彩人生。
親愛的朋友,在人生的長河中,勇敢地接受生活給你的種種磨難和考驗吧,櫛風沐雨將使你的生命更加芬芳多彩!
【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六:做人要誠實】
我記得自己身上發(fā)生過的許多第一次:學會騎自行車后的歡快心情;懂得跳繩的興奮勁;通過天文望遠鏡大飽眼福后的激動……但是,第一次并不全是快樂的滋味,有時還會夾雜著酸酸的感覺。你瞧,自己第一次作弊就是這樣的味道。
期中考試輕快地起來,已經(jīng)可以聽見腳步聲了。同學們認真地復(fù)習起來:有的背課文;有的抄詞語;有的造句子……只有我像沒事人一樣,一有空就忙著打籃球、玩電腦游戲。媽媽見了,生氣地喊:“快復(fù)習。“可我把這句話當成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
考試開始啦,一看卷子,我立刻犯了迷糊,與陌生的題目來個“大眼瞪小眼”:《絕句》的作者到底是李白還是杜甫?“兒童散學歸來早”的下一句是什么?“盛”這個多音字該怎么組詞……我想得一個頭兩個大,也沒有找到答案。
想到媽媽說過:“只要語文考上95分,就帶你到游樂園‘瘋’一天。”我頭腦一熱,蹦出個念頭:作弊!想到這里,我扭頭朝同桌的席卷瞄了一眼,哈哈,《絕句》的作者是杜甫啊。這么簡單的題目,我怎么會忘記呢?來不及多想,我立刻把正確答案工工整整地抄下來。
正暗自得意的時候,老師的“火眼金睛”早就盯上了我。正當我要抄第二題時,老師走了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真誠的好成績要用汗水澆灌。”聽到這話,我恨不得地上有條裂縫能讓我鉆進去。
第一次作弊的感覺一點也不美好,不過,有失就有得,從中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要誠實,才會受到大家的喜歡。
【關(guān)于哲理的作文篇七:敞開胸懷】
兩個相鄰的人,看似離得最近,但這個離得最近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兩人必須相向而行。如果兩人相背而行,就會從離得最近的人變成離得最遠的人。
為什么呢?因為兩個相鄰的人相背而行,他們相距的距離就是地球的一圈。這樣一來,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兩個本來相距最近的人,變成了兩個相距最遠的人。
所以,當我們有愛傾訴,有恨要化解,我們應(yīng)選擇的正確姿態(tài)是:敞開胸懷,迎面向?qū)Ψ娇绯龈挥姓\意的腳步,讓愛貼得更近,讓恨稀釋消融;而不是相背而行,讓愛越離越遠,讓恨越走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