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了,好玩、叛逆,在學校不聽話、沒完成作業(yè)……為此老師不斷打電話要求家長到校溝通,一起“幫忙”教育孩子。身為孩子家長,本文作者希望老師不要動不動就叫家長“幫忙”。
近日,我正在上班,冒雨被兒子的數(shù)學老師叫到學?!罢勗挕保汉⒆記]完成作業(yè),孩子不聽話,希望家長……;隔天上午,快下班時,兒子的語文老師又打電話“告狀”:兒子作業(yè)沒做完,不聽話,希望家長……。為了兒子的學習,我們兩口子已是氣急敗壞,頭昏腦漲。一接到老師的訴苦電話,真想飛到學校狠抽兒子幾耳光才解恨。
但冷靜下來想想,我不能那樣做。自從兒子上學以來,我?guī)缀鯖]給過兒子好臉色。兒子也怪可憐的,未滿8歲的孩子,不諳世事,不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恨鐵不成鋼,天生頑皮,貪玩成性,一玩起來就什么都忘了,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勻是如此。家人的哆嗦,老師的教導大多都成耳邊風,上課做小動作習以為常,作業(yè)完不成挨訓更是家常便飯。為此,我們兩口子沒少開導訓教兒子,也曾暴跳如雷,拳腳并用,把兒子嚇得體如篩糠,哇哇大哭,妻子則暗自流淚,我也好一陣心痛。但過后兒子依然是本性難移,我行我素。為此,兒子的老師沒少找我交流,我每次都是懷著敬意而來,抱著謝意談話,帶著歉意而歸,好像犯錯誤的不是兒子,而是我自己,真有一種代人受罰的感覺。
我不僅又想到老師——這個圣潔稱呼的內(nèi)涵。什么是老師?其職責又是什么?師者,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尤其是小學老師,恐怕還不止這些,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其一笑一顰都會在孩子們童稚的心靈里結(jié)下種子,一言一行都是影響孩子的示范先導。在管理小學生方面,老師應該比家長更有經(jīng)驗,可以說,再調(diào)皮搗蛋的小學生都聽老師勝于聽父母數(shù)倍。老師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要教育孩子做人成事的道理,這似乎比讓孩子考100分更為重要。因此,遇到頑劣的孩子,叫家長似乎不是老師的明智之舉,除了會讓孩子受到恐嚇和暴打之外,是不能有效教育孩子的。
-----
另外,好玩和叛逆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課程少,任務(wù)輕。盡管沒有早晚自習,但只要組織好學生,讓孩子玩耍收放自如,功課學習游刃有余,寓教于樂,在校內(nèi)完成作業(yè),應該是很輕松的事??蓪嵤率?,自從兒子上一年級以來,每天放學到家里都至少有兩種作業(yè),有的還讓家長給孩子出題,家長批改作業(yè),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家長儼然成了孩子的“專職家教”。自己的兒子,自己多盡心盡責,這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但是家長們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務(wù),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分擔本屬學校和老師職責,我在事業(yè)單位上班,我妻子也是小學教師。教育孩子讀書識字,健康成長,是學校的功能所在,是老師的職責使然。家長既然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這本身就是對學校對老師的一種信任,承擔著教書育人任務(wù)的學校和老師,對孩子的學習就負有一定責任。所以,老師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策略,來應對“不交作業(yè)、不守紀律”的冥頑學生,就像一些老師課堂上管不住學生,總不能讓家長都停了工作到教室陪孩子讀書上課吧。不是作為家長想推卸責任,也不是要否定老師對孩子的“嚴格要求”,更不是褻瀆老師的責任心,實在是有些學校老師的想法和做法不對頭。
一個小學生家長的愚見:小孩子大都愛受表揚,鼓勵是開啟孩子學習之門的一把鑰匙,遇到頑皮的孩子要表現(xiàn)出老師的耐心和愛心,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理論上存在“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除非萬不得已,不要動不動就叫家長“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