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號召,“國際海絲論壇首次會議——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交流史國際研討會”在國際會議廳舉行。來自美國、日本、牙買加、香港地區(qū)以及本土的上百位專家、學人共聚一堂,展開了高層次的學術對話和交流。
歐陽江旋致辭
隋廣軍致辭
研討會開幕式上,廣東省對外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暨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巡視員歐陽江旋,會議籌備委員會共同主席、美國瑪卡萊斯特學院教授譚汝謙以及我校黨委書記、著名戰(zhàn)略研究家隋廣軍分別致辭。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外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元林、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友協(xié)辦秘書長周紀軍專程到會。開幕式由我校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院長陳多友主持。
在大會主題發(fā)言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長李薇、美國瑪卡萊斯特學院教授譚汝謙、日本阪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洪詩鴻以及日本京都大學經(jīng)濟學研究科教授渡邊純子,緊扣“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交流史”這一主題,分別作了精彩的學術演講。
下午,大會設立五個分會場,激烈而深入的專題討論在各個會場同時展開。議題涉及國家戰(zhàn)略、國際關系史、經(jīng)濟貿易史、思想史以及文學文化交流史等領域。分科會結束之后,日本阪南大學教授石井雄二,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麥勁生以及陳多友等三位學者分別作了大會紀念演講。
陳多友致閉幕辭
陳多友代表東道主在閉幕式上致辭。他指出,本次會議有三個亮點:第一,突破了單純的空間概念,更為切實地從地緣政治乃至全球治理的大視野多角度多元化地探討了“海絲問題”;第二,北美、日本以及加勒比海地區(qū)學者的參與,為我們探究“海絲問題”帶來了可資借鑒的新思維、新方法;第三,本土戰(zhàn)略研究家、政治家高度重視,并深度參與,為本次會議“畫龍點睛”,指明了方向。陳多友表示,按照大學與省委有關領導的指示,今后將把這個論壇建設成為一個常態(tài)化的平臺,為國際學術界深入探討“海絲”相關問題建設一方高地。第二屆會議初步定于明年6月上旬于日本大阪召開。
合影
本次研討會由我校與美國瑪卡萊斯特學院、日本阪南大學以及香港浸會大學聯(lián)合舉辦;由我校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與瑪卡萊斯特學院歷史系、阪南大學研究生院以及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共同承辦;廣東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以及廣東省外語研究與語言服務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參與協(xi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