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9日,我校2016—2017學年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競賽暨第六屆學生工作研討會在白云校區(qū)順利舉辦,學校黨委副書記何斌、向梅梅、學生工作部(處)、團委全體學生工作干部,各二級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或書記)、全體一線專職輔導員參加了本次活動。
7日上午,在活動的開幕式上,向梅梅代表學校黨委致辭。她指出,學校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已經舉辦5屆學生工作研討會、4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大賽、3次學生工作研究課題立項、2次輔導員精品項目立項活動。同時,學校在2016年獲得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其下屬六個二級學科的副教授評審權,為我校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提供了很好的發(fā)展平臺。她對全體輔導員提出了“認真對待、全程參與、展示自我、相互學習”等活動要求,要求堅持“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基本標準。接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劉海春教授在白云校區(qū)學術報告廳為我校學生工作隊伍作了題為“研究式開展學生工作”的專題講座。
9日下午,何斌為本次活動作了總結發(fā)言,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2017年學校工作總體規(guī)劃,突出強調了三個方面的工作要求。第一,傳承仲愷精神,辦好90周年校慶活動。全體輔導員既要引導學生積極籌劃、主動參與90周年系列校慶活動,又要利用好慶典和紀念活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借助90周年校慶活動升華、傳播仲愷精神,推進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網絡育人。第二,狠抓學風建設,提高我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各二級學院黨政領導、輔導員等要好好總結2016年優(yōu)良教風學風建設的經驗教訓,推進學生工作系統與教務管理系統聯動發(fā)展。輔導員要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和班級教學效果,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第三,加強政治學習,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全體輔導員必須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生工作專題講座和研討會等活動,務必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精神,自覺用講話精神指導工作;全體輔導員必須牢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牢記高校輔導員的崗位職責,自覺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利用我校易班網絡平臺開展十九大精神宣傳教育活動的能力!
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競賽主題演講和談心談話環(huán)節(jié)的評委由省教育廳思政處科長周中桅、廣東工業(yè)大學學生處處長李靖茂、黨委宣傳部部長唐明勇、外事處處長姚圣梅、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館長蔡瑞燕、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顏琳、學生工作部(處)和團委領導班子所組成。主題演講主要考察輔導員邏輯思維及表達能力,談心談話主要考察輔導員對相關政策、學生特點、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的了解及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能力。在80分鐘的筆試環(huán)節(jié),主要考察輔導員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重要文件等。
學生工作研討會先分四個小組進行討論,主要圍繞二級學院易班建設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與與安全教育等主題展開,由分組討論代表張偉峰、廖起彬、柯錦泉、昌燈圣做小組總結發(fā)言。隨后由到會的4名參評論文代表以PPT展示的方式做成果介紹。他們結合我校學生工作實際,主要圍繞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特征及引導策略、高校輔導員職業(yè)核心能力建構、“互聯網+”時代高校就業(yè)指導、大學生消費觀教育等方面進行探討與交流,努力促進輔導員工作規(guī)范化、精品化、科學化,提高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輔導員協會第三任會長沈潔作輔導員協會工作報告,介紹了輔導員學術沙龍、戶外拓展等活動情況。
本屆研討會編撰了工作案例集和研究論文集,梳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危機事件應對和談心談話等方面的工作案例,展示我校學生工作研究的豐碩成果。本屆研討會收錄32份學生工作研究論文,收錄21份學生工作案例,經專家組評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田芳等獲學生工作研討會優(yōu)秀研究論文獎,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黃云等獲學生工作研討會優(yōu)秀工作案例獎。經激烈角逐,城市建設學院周映萍等獲2016—2017學年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競賽獎項。何斌等為獲獎者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