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在內地招生已經十多年,學生從早期對香港院校不甚了解,到后來漸成風氣,至現(xiàn)在選擇大學時趨向理性務實,是自然的趨勢,亦是健康的發(fā)展。”香港科技大學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的工作人員在給記者的郵件回復中這樣寫道。
“我并不覺得港校降溫。”香港城市大學協(xié)理副校長(內地及對外事務)程星博士對記者說道。最近的兩三年,程星做招生宣傳,跑了內地一大半的省市,他發(fā)現(xiàn)來參加招生說明會的家長依舊很多。程星也高興地看到,內地學生、家長對港校的了解越來越多,對港校的招生標準也更明晰,“不像早些年有誤解,覺得上不了港大,城大總可以試試吧,結果發(fā)現(xiàn)城大的錄取分數(shù)也很高。”
與港校招生負責人的看法一致,北京十八中校長管杰也認為,雖然港校近幾年沒有剛開始那么火爆,但也沒有減淡。
管杰的兒子2012年高中畢業(yè)時選擇去了香港大學讀金融專業(yè),當年他的高考成績高出清華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30多分。管杰表示,兒子之所以選擇香港大學,主要是以后還想去國外繼續(xù)學習。“香港大學全英文授課模式,對今后申請國外院校比較有幫助。”
北京二中校長鈕小樺則表示,這幾年該校學生選擇去港校和國外院校的人數(shù)逐年上漲,尤其近四五年,每年選擇去港校和國外院校的人數(shù)占整體學生的15%左右。
2006年,該校學生何璇成為當年的北京高考文科狀元。她放棄了內地高校,選擇了香港科技大學。
鈕小樺認為,港校并沒有降溫的原因,一是這些學校都是提前批錄取,二是香港院校全英文授課也是吸引學生的原因之一,“對今后再到其他國家讀碩、讀博,有很大的優(yōu)勢。”
[ 2013-07-30 ]
[ 2014-04-08 ]
[ 2013-02-28 ]
[ 2016-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