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校友,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六月荔枝紅,嶺南花果香。
今天,是我校告別湛江師范學院時代,開啟嶺南師范學院新時代的特殊日子。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這里隆重舉行嶺南師范學院揭牌暨發(fā)展論壇,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共同謀劃學校新的發(fā)展。首先,讓我代表全校近3萬名師生員工,向在座的各位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向不同時期為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辛勤努力和貢獻的校領導和廣大師生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今天,站在歷史發(fā)展的新起點上,嶺南師范學院更需要大家的關心支持和智慧啟發(fā)。為此,我們舉行揭牌暨發(fā)展論壇,虛心求教,問計大家。此時此刻,我想用一首“打油詩”來表達我的心與情:
事不經(jīng)過不知難,改稱嶺南非偶然;
重繪藍圖謀大業(yè),再啟新篇寫華章。
高朋滿座溢歡笑,兩岸同心共一堂;
縱論發(fā)展言不盡,細說教育日方長。
從雷陽書院、雷州中學堂、雷州師范學校,到雷州師專、湛江師范學院,再到嶺南師范學院,在學校發(fā)展的漫長歷史中,每一次更改校名,都是一次不舍,也是一次新的理想追求,都是發(fā)展的里程碑,也是成長的新起點。
新的校名,賦予我們新的眼光和新的氣象。更名嶺南師范學院,意味著學校發(fā)展的眼光更遠,視野更寬,空間更廣,作為更大,也必將展現(xiàn)新的氣象。“廣東一隅,史稱嶺南”。如今,“嶺南”已成為“大廣東”的概念,成為廣東的雅稱、別名。“嶺南” 是一個區(qū)域的概念。它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的部分地區(qū)。“嶺南”更是一個文化的概念。“嶺南文化,源遠流長,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匯升華,自成宗系,在中華大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千百年來,為華夏文明的歷史長卷增添了絢麗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作為未來可與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相媲美的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高遠的內涵。嶺南建筑、嶺南音樂、嶺南畫派、嶺南書法、嶺南武術、嶺南大學,尤其是以嶺南文化名人為代表的嶺南人,長期以來形成的“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包容,敬業(yè)奉獻”的精神氣象,都是我們今后辦學的精神文明資源和文化自信的根基。
新的校名,給我們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前不久來校指導講學,被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為“天才的雕塑大師”的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教授,為我校更名題字“嶺南一流,師范先鋒”; 剛才,臺灣師范教育學會理事長、臺灣教育大學系統(tǒng)總校長吳清基教授為我校題辭“師培重鎮(zhèn),典范育才”;胡振敏副巡視員代表省教育廳對學校提出了“堅守辦學定位、打造教育品牌,推進協(xié)同創(chuàng)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傳承百年傳統(tǒng)、實現(xiàn)發(fā)展新目標”的三點希望和要求。我想,這些不僅是政府和社會對我校的殷切期望,而且也是學校更名后的目標追求。這些寄語,與新的校名一起,給我們提出的新要求,我認為,體現(xiàn)在“高、深、新、實”上。
高——我們要站在廣東、站在嶺南發(fā)展的高度,用中國和世界的眼光和時代的精神看學校,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謀劃學校的發(fā)展,推動我們的工作。
深——我們要深深地扎根在粵西尤其是湛江這片紅土地上,感受她溫暖的氣息和戰(zhàn)略需求;深深地扎根在嶺南文化的最深處,吸收其豐厚的精神資源和文化營養(yǎng),從而更好地成長,服務粵西,服務廣東。
新——更名后,學校發(fā)展要有新內涵、新舉措、新成就;要有與嶺南師范學院的名字相適應的新情懷、新作風、新境界。
實——高、深、新,最后都要落實到“實”上,都要求我們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各安其位,各盡其責,認真負責地扎實做好本職工作,學校各項事業(yè)就會蒸蒸然而日上。
新的校名,要求我們應有新的追求和新的擔當。嶺南師范,新名既啟;千秋基業(yè),眾望期期;繼往開來,雙肩深沉;創(chuàng)先爭優(yōu),續(xù)寫華章。為此,我們要按照上級的要求,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全局,以教育規(guī)劃綱要為指引,圍繞我省“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和“創(chuàng)強爭先建高地”的目標要求,堅持“錯位競爭、內涵發(fā)展、特色興校”發(fā)展策略,扎根粵西、服務廣東、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堅持師范教育特色,實施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深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結構,強化師資和干部隊伍,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為廣東教育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開啟嶺南師范學院的新時代,要求我們應有文化自信和行為自覺。有了這種自信和自覺,即使今天學校更名面臨重新認可、樹立形象、打造品牌的挑戰(zhàn),即使學校今天不完善、不理想,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經(jīng)過一兩代或兩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嶺南師范學院就一定會實現(xiàn)“嶺南一流、師范先鋒”的發(fā)展愿景,就一定會成為一所無愧于時代和人民期望的好大學!
謝謝大家。